說完,他便急匆匆離開了。
他來到大理寺後面的一間屋內,此時屋內就站在一人,正是王德儉。
“查的怎麼樣?”
許敬宗一見王德儉便問道。
王德儉先是來到門前,伸出頭來,左右看了看,見屋外沒人,這才將門合上,小聲道:“已經查清楚了。”
許敬宗道:“究竟是怎麼回事?”
王德儉拿出一些信件來,道:“此乃從裴行健家中搜查出來的,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這應該是裴嚴師他們害怕被唐臨一事牽連,故此打算聯合趙郡李氏,鞏固自己在朝中的勢力。”
許敬宗聽得眉頭一皺,道:“原來如此。”
王德儉又道:“不過此中有一封信,是裴行健打算送給他老師的趙郡李太公的。”說著,他將一封信遞給許敬宗。
許敬宗拿著看了看,道:“這不過是很普通的一封信,沒有什麼特別的!”
王德儉手往上面一指,道:“你看裴行健是如何稱呼李太公的。”
“趙師?”許敬宗皺了皺眉,道:“那李太公我也熟知一二,人稱趙李太公,乃是當代大儒,不少門生都在朝中為官,又是裴行健的老師,稱之為趙師,也沒有什麼不妥的。”
王德儉道:“舅舅可莫要忘記了,長孫無忌被封為趙國公。”
許敬宗愣了愣,道:“這也太牽強了一點吧。也沒有人稱長孫無忌為趙師,這誰會相信。”
王德儉露出一絲奸笑來,道:“舅舅,話不能這麼說,你應該這麼說,為什麼裴行健要稱長孫無忌為趙師?為什麼不光明正大的稱太尉?這裡面究竟隱藏著什麼?”
這就是文官,這文字遊戲玩得是爐火純青,這語氣一變,意思是截然不同的。
許敬宗聽得目光閃爍了幾下,道:“但是僅憑此,只怕還是不夠證據吧。”
王德儉道:“咱們不是還有三個證人麼,只要咱們將其餘的信件都給燒燬,只留下關於趙師的信件,那這人證物證俱在,他長孫無忌這回是插翅難逃。”
許敬宗道:“可問題是裴行健和李結都不願意開口。”
王德儉道:“舅舅,此事我已經給理順了,裴行健自然不會將自己的老師給供出來,而李結的話,李太公可是他的爺爺,他更加不會說。但是據我所知,這李結乃是憑藉李義府的關係,才被提拔到御史臺的,只不過李義府一走,這趙郡李氏又與裴家和好如初,幫助裴家打壓李義府的嫡系,這蒙翰便是其中之一,故此蒙翰才告他們兩個結為朋黨。由此可見李結並不忠於長孫無忌和裴家,只不過是形勢所迫,他與裴行健不一樣,乃是一個小人。如果讓他在自己的爺爺與長孫無忌之間選擇,他一定會選擇供出長孫無忌來,由他做突破口,咱們再逼裴行健認罪,那就輕鬆多了。”
許敬宗思忖半響,道:“可是這事,你知我知,裴家也知道,萬一他們。。。。。。。”
王德儉笑道:“舅舅,你還不瞭解他們這些高門大姓麼,凡事都是以自己家族利益為先,此事鬧得這麼大,他裴家若敢自投羅網,只怕裴家的在長安的勢力都會被拉出來,我猜他們一定不會出來認罪的,反倒是我們在打擊長孫無忌的時候,裴家和李家的人都不會挺身相助,因為他們做賊心虛,這反而能夠減少我們的阻力。”
許敬宗呵呵笑道:“還是你腦子轉得快。”
要知道“智囊”一詞便是來自於王德儉脖子上那顆巨瘤,這可是實實在在的,絕非是浪得虛名啊!
他也料想得沒有錯,裴嚴師他們此時雖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但卻只能坐在家乾著急,並不能做什麼,如果他們有動作,豈不是不打自招。
。。。。。。。
太尉府。
長孫無忌站在院中,雙手揹負,遙望西邊的落日,這冬日的夕陽,並未散發出多少餘暉,無法遮蓋住他臉上的愁容。
過得一會兒,他身邊的老管家走了過來,躬身道:“老爺!”
長孫無忌長長一嘆,收回目光來,微微偏頭,詢問道:“事情辦得怎麼樣?”
那老管家道:“相信韓藝已經收到暗號了,只是………!”
長孫無忌微微皺眉道:“只是什麼?”
那老管家道:“只是咱們府邸周邊多出許多眼線來,今晚想要避過他們,只怕要多費周折,不過老爺請放心,小人有把握能夠避開他們。”
長孫無忌身邊的管家可不是一般的人,就外面那些小麻雀,他還真沒有放在眼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