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也不會幹了,你這是耍賴。
武媚娘也不敢耍賴,因為軍權現在目前還不在她手裡。
但最開始宣佈的,不是什麼政策,而是關於皇室的安排,首先就是尚書令制度,從今往後,尚書令將是太子專有,不需要任何人授命,十六歲就自動成為尚書令,這樣的安排的話,尚書令就肯定不具有實權,因為新皇帝即位,萬一太子才一歲,也就表明十五年都沒有尚書令。
同時冊封李靈夔、李元嘉、李元曉為太師、太傅、太保,並且還表示,將來這三個職位,必須是皇室成員擔任。
她一上來就先安撫皇室,表明我們是一家人,我只是李家的媳婦,不是武家的人,我武家的那些親戚,我自己都不知道他們在那裡,這不是改朝換代,你們大可放心。
這是很有必要的,雖然這三個一品爵位,沒有什麼權力,但是待遇是極高的,如今的大唐,只要有錢,那就能夠過得輕鬆愜意。
這確實也讓皇室感到一些欣慰。
接下來,就是改革軍制。
這槍桿子裡面出政權,這個必須得立刻落實,大家才會放心。
因此武媚娘先是宣佈重啟天策府。
這天策府是當初李世民設立的,後來基本上已經成為象徵,現在重啟也就是為了表明,這江山還是李唐的江山,我武媚娘也是李唐的人,如果她只是普通百姓的話,那也得稱呼她為“李武氏”。
但是這個天策府的意義不一樣,這個天策府其實是一個軍令機構,如契何力這等統帥,全部都得進入天策府,將來打仗的統帥,都是出自天策府,而武媚娘自己擔任天策府府主,軍令是歸她的,她得緊緊握在手裡,只是因為李世民天策府上將,這個自然是不能取代的,府主之下,就是大將和中將。
同時,將軍政交予國會。
其實不交也不行,因為皇帝的錢也已經打空了,很多資產都抵押出去了,就沒有錢養這麼多兵,只有國庫才養得起,可能還要裁軍,這也是國會的第二個議題。
而十六衛軍的全部將領都由國會來任命的,武媚娘只是負責宣佈而已。
這個倒是早就安排好了,還是繼續由楊思訥擔任兵部尚書,作為掌管軍政的最高長官,因為楊思訥在當時,表現的非常不錯,他沒有選擇哪邊,而其餘的人,就基本上被清除去,因為他們都是老司機,國會也不知道他們是不是武媚孃的人,或者是太子的人,必須得全部清除,之所以保留楊思訥,也為了穩定交接權力,帶這些新人上路。
但真正的意義,就是防止武媚娘染指軍政,我都採用新人,跟你沒有瓜葛的人。
這是老司機也都願意被清除出去,不是他們高風亮節,而是將要啟用的人,全都是來自於軍事學院的學員,就是李敬業他們這些人,而這些人基本上就是他們的後代。
這不就是子承父業麼,還是這麼合法的,他們當然願意,他們年紀這麼大,也待不了多久,如今能夠給自己的子孫後代,那真是再好不過了。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決議宣佈,就是任命崔戢刃為御史大夫,長孫延為刑部尚書,狄仁傑為大理寺卿。
這個任命,是必須國會和武媚娘都同意的人選,但是一旦任命,就誰也不能輕易撤換他們,除非他們違法,才能夠依法將他們給撤換,權力是不能撤換他們的,那麼司法權、立法權就已經徹底獨立出去。
同時,宣佈國庫移交給國會,戶部只負責財政政策,國會成為守財奴,守著國庫就行了,撥款什麼的都得經過國會。
那麼軍隊就肯定聽國會的,因為是國會撥錢養他們啊!
軍、財、法搞定之後,接下來就是武媚娘自己的事,就是行政改革。
武媚娘先是將政事堂改為樞密院,成為最高的行政機構,樞密院的官員統一被稱為“樞密使”,最高國策必須是出自樞密院。這樞密使可是武媚娘全權決定的,國會也沒法干預,基本上是她想怎樣就怎樣,但是因為司法獨立出去了,所以她也不敢再啟用李義府那樣的人,那真的就是一個禍害,萬一被查到,雖然律法對她沒有用,但是她的名聲也被搞臭的。
她為什麼這麼改革,就是因為國會制度中,給予她最重要的兩個權力,一是行政大權,二就是軍令,若是將這兩個權力集中放在兩個部門中,這樣就能夠牢牢控制在手裡,右手行政,左手軍令,用起來也是非常方便的。
再加上,這麼一改,她就可以將自己人給弄進去。
可見武媚孃的政治手段那是相當厲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