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3 / 4)

有什麼效用,而具體到各自門派上又有什麼影響。

四、政府的三大招數

在決定了自己的匯率門派後,政府可以從三個方向影響匯率,這就是上文所說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Monetary Policy)以及貿易政策(Trade Policy)。其中,財政政策(Fiscal Policy)包括政府投資以及稅收;貨幣政策則包括利率、流通的貨幣總量以及貨幣管制;貿易政策則包括各種關稅等。下面我們就來詳細解釋,這些因素是如何影響匯率的。

***

在說這三種調控手段之前,我們首先要解釋一下匯率與利率之間的關係。利率表示一定時期內利息與本金的比率。由於利率通常由一國政府或中央銀行控制,因此利率也可被視為政府借錢時付的利息,而這個利息也就是貨幣的價格。

如果這樣看,那麼高利息的意思就是有人願意為你手中的錢付高價。比如,我現在想從你手中借100元。但如果我什麼都不給你,你會不願意借我,這樣等於我白用了你的錢。那麼,我究竟該給你多少錢合適呢?這時,你就該考慮,我借這筆錢究竟是做什麼用,以及我究竟要將這筆錢借走多長時間。如果我明天發工資,今天借錢只不過救急,那麼可能給你一、兩塊就好了。但如果我借錢是去他處搞一、兩年“資本運作”,那麼利息估計就要狂漲了才行。因此,利息實際上就是告訴我們,我們究竟要花多少錢才能把一筆資金借走,而這也就是這筆資金的價格。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匯率戰爭 第七章(3)

雖然對待價而沽的商人來說,高價總是比低價划算,但借去的錢使用方法和風險不同,那麼就沒法直接對比。雖然他處高風險“資本運作”的利息可能達到50%,但估計大多數人還是寧可選擇利息3%的穩定存款。因此,在對比利息時,大家必須使用一個座標,這樣才好橫向對比。如果兩個借款風險差不多,那麼待價而沽自然是正確的選擇。

利率就是政府借錢時願意支付的價格。很多時候,兩個國家可以被看做差不多保險,比如我們一般都不認為美國或者日本政府會破產,因此兩國的利率是可以對比的。在這種情況下,高利率就會吸引資金。比如,我們有100元錢想投資國債,而美國現在如果年利率是3%,而日本是1%。這也就是說,為了同樣一筆款項(100元),美國人願意比日本人多付三倍的價格。這時,資金自然願意跑到美國,因為同一種投資方式、同一個風險,美國的年收益額是日本的三倍。但是,此時商人們還要算計兩國的預期通貨膨脹率。因為美國人雖然說要付3%,但這只是名義利率,即表面上利息的貨幣額與本金的貨幣額的比率。如果我們預期美國的通貨膨脹率為5%,那麼我們借給美國人錢,其實最後還是虧本的,因為美元正在變得越來越不值錢。所以,只有在從名義利率(Nominal Interest Rate)中去掉通貨膨脹率,得出實際利率後,我們才知道,應該是借錢給美國人還是給日本人。

那麼假設即使實際利率也是美國高,這些商人就會決定把錢借給美國人。但在這些資金掙利息之前,他們還要把手中的貨幣先換成美元,這樣才好給美國人。於是,這些遊資就會爭先恐後換美元,而增加的需求會讓美元價格提升。這就是說,高實際利率也會造成匯率提升。同理,實際利率低的國家不招遊資待見,因為去了以後也掙不了多少錢。所以,如果一個國家實際利率低,遊資就會逃離,去尋找一個回報率更高的地方,而這會導致實際利率低的國家匯率降低。

利率和經濟息息相關。一般情況下是,利率越高,經濟就越差勁,股市也走低;利率越低,經濟越高速增長,股市也飆升。這其實和我們去餐廳吃飯沒有什麼區別。比如我來到一家日本料理店,這裡有各種各樣美味的壽司(貨幣供應),每份壽司也有相應的價格(利率),而我們的目標是填飽肚皮(需求)。這時,如果壽司的價位太高或者太低,對於我們消費者來說都是不利的。如果價格太高,我捨不得花錢吃(通貨緊縮),最後的結果就是大家寧死不吃,店鋪因為沒有生意倒閉。如果價格太低,10元自助,那麼我就會吃得太多(通貨膨脹),店鋪最後被我吃垮。因此,最理想的狀態,就是壽司價位剛剛好,我又能負擔得起,最後我吃飽,店鋪賺錢。

經濟也是一樣。如果利率太高,那麼大家就都不去借錢、也不去消費,都把錢存起來,這樣經濟就沒法運轉,貨幣就會越來越少,商品價格下跌,慢慢地大家看到做生意不掙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