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飛速發展,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要想在長久的競爭中持續發展下去,必須制定一個長久的發展方向,一個適合自身的、與眾不同的發展戰略。如果一個企業沒有發展戰略,就失去了前進的方向。因為企業的戰略就像大海中的燈塔,為企業指明瞭航行的方向。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表示,對於企業來說,發展戰略已經不是“是否需要”的問題,而是“如何重視”的問題。目前,戰略管理在企業管理中已經佔據了不可忽視的位置。
戰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為一名企業領導者,或許會問是否存在一個普遍有效的戰略呢?正如管理方式一樣,戰略具有情境性質,會因環境而不同,即使是一個最完美的戰略也未必對每個企業或每個時期都適用。哈佛大學商學研究員著名教授邁克爾·波特表示,每個公司都具有各自不同的起點,具有不同的經營背景,而且還擁有不同類別的資源,因此不可能有適用於任何公司的最佳戰略方案。只有根據具體的企業環境與行業背景,結合企業自身所擁有的資源,制定出的戰略才是最可行的。另外,戰略制定過程不是文字遊戲、簡單模仿,戰略最關鍵就是要與眾不同,使企業員工形成凝聚力、自豪感,這就意味著企業在制定發展戰略時,必須要實施一套經營活動來傳達與企業戰略相配套的公司理念與價值觀念,形成難以模仿的企業文化。沒有有效的戰略管理,或者是戰略與企業經營兵分兩路,不僅會使企業業績平庸無色,還可能將企業推向破產倒閉的深淵。
現在,很多企業已經意識到戰略管理的重要性,紛紛聘請國際大師為企業把脈,有的甚至重金請進國際諮詢公司來做戰略,但是真正執行效果不盡人意。有人表示,這是因為國外並不瞭解中國國情,以至於制定的戰略方針“水土不服”。事實上,這只是一部分原因,最關鍵的問題出現在戰略執行的過程中。一個戰略的制定、執行、評估,並不是一蹴而就的,涉及期限,少則三四年,多則十年以上,牽涉到的人與事複雜而多變。因此,戰略上的成功不是做好一件事情,而是做好這個價值鏈上的所有事情。擁有好的戰略決策,並有效地執行戰略管理,在不久的將來,定能成為企業界天空常駐的恆星。
4。領導者必知的企業經典戰略三層次
北大領導力研究中心郭春林教授在一次管理培訓中表示,企業領導者必須勇於競爭與決策,在市場缺陷中抓住機會,這樣才能將產業做大,而這一切的前提是企業領導者要制定出優秀的戰略。那麼,什麼是企業戰略?
戰略管理興起於二戰後,在20世紀70年代已經逐漸成熟,從此以後,企業之間開始進入國際競爭。戰略管理最初被世界主要跨國集團運用,後來漸漸地被全世界所採用。但是,目前中國很多企業的戰略並不是真正的企業戰略。比如:有一家企業在2002年的發展戰略是這樣的:“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思想為指導,以企業價值、效益最大化為目標,執行‘兩新兩高一綜合’的發展戰略……與時俱進,乘勢而上……”事實上,這樣的形式並不能稱之為戰略。
要想知道企業戰略,必須明確幾個問題:想做什麼?怎麼去做?清楚自己有什麼能力,到哪裡去競爭?比如想要做房地產,首先要明確是在北京還是要到上海去做;其次要考慮是要做公共建築還是居民住宅。所以,企業想要幹什麼,就是一個戰略選擇,需要在事業、地域、商品形式等基礎上進行戰略選擇,這樣戰略才具有特色化。如何與對手展開競爭,是從成本還是質量或者是服務上?怎麼去做?就是用什麼與對手展開競爭。依照邁克爾·波特的理論,企業的競爭優勢產生於低成本與特色化。比如:萬科做白領住宅,其他地產商就可以去做酒店或者公寓專案,與萬科展開差異化競爭。所以領導者在制定戰略時,應該要考慮企業靠什麼與對手競爭,或者是哪些資源可以使企業贏得競爭,或者是企業怎樣才能獲取、利用這些資源與對手展開競爭。依靠什麼與對手展開競爭,其實就是指企業有何能力,或者可以開發什麼能力,做到低成本或者差異化。因此,戰略實際上是一種差異化選擇,是在告訴企業選擇什麼去做,而並不是要求企業怎樣去做。
戰略不是一種理想抱負,而是一種方法,是實現生存發展的獨樹一幟的方法。戰略不是行動,而是企業選擇什麼,才能使企業具有優勢或者與眾不同的吸引力,然後才是採取什麼行動去實現事業的目標。如果將戰略作為一種行動來看的話,這些行動或許會失去共同的目標。戰略的核心是整合,要將企業運營業務與所要做的專案整合成一個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