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3 / 4)

別走!”

馬雲說完,十幾個人接連發言,把昨天在咖啡館裡說過的每件事都說了一遍。矛頭自然是指向馬、張、孫、彭,但主要矛頭又都是指向孫彤宇,以至於前一半的會有點像孫彤宇的批判會。

涉及馬雲的只有一件事:馬雲有一個親戚(實際上並不親),在阿里巴巴做程式設計師,但大家提出他並不稱職。會後三天這個程式設計師就走了。涉及張英的也是一件事:一個黃頁過來的人,做得不好,在一次淘汰談話中,被張英保下來,大家提出這是走關係,還提出因為你是馬雲的老婆,大家會對你有不同的要求。

當時會上張英很委屈,事後證明張英的決定是對的。

針對孫彤宇的事則有很多,也可以說90%的事是針對他的。會上孫彤宇做了一些解釋。孫彤宇是個大大咧咧的人,個性很鮮明。在北京EDI時,他就和張英吵過,後來又和盛一飛大吵過,此事引來馬雲電話過問。華星風波中大家對孫彤宇的猛烈批判,有些是誤解,有些是孫彤宇性格造成的。所有這些跟孫彤宇的職務升遷並無多大關係。事後作為當事人的樓文勝和戴珊都認為,對孫彤宇的批判“有些事有點過”。

孫彤宇回憶:“這個會可以說是對我的批判會。在很長時間內我身上存在著跟大家溝通的問題。不是職位的問題,而是做事的方法,說話的方法,有時對人有傷害。那天晚上,我沒有理解到底發生了什麼,我說,我就是這樣一個人,這樣一個方式,請大家接納。那天我有很多委屈。但一個巴掌拍不響,大家沒壞心。”

那次風波之後,孫彤宇還同程小咚大吵過,在馬雲的干預下,隨後是一次男子漢式解決。畢竟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但孫彤宇出任淘寶總經理後,他的性格改變多了。

那天的會從晚上9點開到凌晨5點多。那是一次徹底的宣洩,也是一次徹底的靈魂洗禮。會上許多人情緒激動,許多人痛哭失聲。會上甚至有人說到離開,可是捫心自問,誰會捨得離開這個團隊,這個公司?

樹欲靜而風不止(3)

整整一夜,這些跟隨馬雲浴血奮戰了少則兩年多則五年的老戰友,吵過、喊過、哭過之後,一切疑慮都已消散,一切誤解都已消除,一切疙瘩都已消解。

當東方既白,一切都煙消雲散,18個創始人的心靈像晨露一樣純潔。

華星風波的導火索是那封寫給馬雲的信。事後吳泳銘說:“我們能寫出來告訴馬雲,說明我們是一支很好的團隊。”如果那14個創始人不這樣做,而是任其發展,讓誤解和矛盾蔓延下去,那麼18個創始人團隊的分崩離析是早晚的事。

馬雲接到信後已經覺察到問題的嚴重性,於是立即召開會議,用他一貫主張的男子漢的方式解決問題。事後證明這種方法是有效的。

馬雲主持了那次會議。但一反常態的是他在會上說話不多。會議快結束時,馬雲說:“其實現在很關鍵。60到80人時要分部門,有人會當官,會有###。以後阿里巴巴會有幾萬人怎麼辦?你們要學會欣賞對方,山外有山。你們現在無謂地吵來吵去,浪費時間,將來見面都很困難。將來阿里巴巴大了,你們有人在杭州,有人在上海,有人在歐洲,有人在美洲,想見一面談何容易?”

華星風波發生在2000年初,5年之後,18個創始人的職務變化更大了。有人做了副總裁,有人做了總監,有人還是經理,也有人還是專家。5年之後,有人在阿里巴巴,有人在淘寶,有人在雅虎中國;有人在杭州,有人在北京,有人在美國,已是“相見時難別亦難”了。再過幾年隨著阿里巴巴的二次海外擴張,馬雲在那次會上描述的情景的出現是很自然的。

華星風波發生之後,類似的風波再也沒有發生過。18個創始人之間的###也得以避免。5年之後,這18人依然都在阿里巴巴。雖然見面已經很難,但每年他們都要聚一次,一起吃頓飯聊聊天敘敘舊。

這真是一支很奇特很少見的團隊!正因為有這支原始團隊墊底,才會有阿里巴巴巍峨的大廈!

在中國20多年的民企發展史上,合夥人分道揚鑣反目成仇的事例我們見得太多了。有多少紅極一時的企業敗在內耗上,敗在原始團隊的分裂和傾軋上?

阿里巴巴的創始人團隊為什麼能走得這麼遠?也許真的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聚在馬雲身邊的這群人都是一類人。也許真的是企業文化和價值觀的強大力量造就了他們共同的基因?

當初阿里巴巴建立時,馬雲斷然決定把股份分給大家,此舉讓業界感到不可思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