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4 / 4)

大聯盟最近考慮在類固醇禁令中新增隨機抽查、嚴厲處罰違規者的條款,也做得很明智。大幅裁減國稅局職員,削減稅務局預算,使得稅務稽查率較之1996年降低了一半以上,這種做法是否明智,還得三思。

亞當·斯密本人很清楚,市場中看不見的手並不總能為所有人帶來最大利益。當個人和社會利益出現矛盾,光呼籲民眾自覺遵守還不夠,還需輔助以有力的懲處措施。誠如里根總統所說,“信任,但也要查證。”

2008年總統競選活動期間,很多人談到為什麼人們自願為總統競選付出時間和金錢。標準的經濟解釋——透過政治捐贈,換得工作和合同——可以解釋部分案例,可它顯然無法說明,為什麼還有會數百萬的民眾寄出小額捐款,不指望獲得任何報答。

。 最好的txt下載網

5 為什麼肯尼迪“不要問……”的口號深得民心

傳統的經濟模型假設,人在狹義上都是自利的。倘若“經濟人”——模型裡的典型理性行為者——在人行道上撿到一個錢包,他一定會把裡面的錢揣進自己兜裡。他不給不再光顧的餐館留小費。他從不在總統選舉中投票,更不會匿名為選舉活動捐款出力。

這種態度源自所謂的“搭便車”問題,也即理性選擇論的一大基石。曼瑟爾·奧爾森(Mancur Olson)在經典之作《集體行動的邏輯》(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一書中闡述過這個問題:就算民眾跟總統候選人的政治目標相同,在競選活動中捐錢出力也不會給他們什麼重要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