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3 / 4)

小說:管理三國志 作者:竹水冷

洛陽被焚燬,董卓當然是直接責任人。可是,這些以義士自居的各路諸侯難道就沒有一點責任嗎?他們高舉義旗,但他們真的為天子、為國家、為洛陽城裡的60萬居民想過嗎?諾大的首都一夜之間淪為廢墟,六十萬居民慘遭飛來橫禍,那是一件多麼駭人聽聞的慘案啊!

所有的人都被這場劇變驚呆了,各路諸侯都有些不知所措。只有曹操顯得很興奮,他對各路諸侯說:“現在局勢這樣動盪,只要我們一鼓作氣,就能夠一戰而定天下。這樣的機會,各位千萬不要錯過啊!”

沒想到各路諸侯都說不可輕舉妄動。他們為什麼說不可輕舉妄動?不可輕舉妄動的理由是什麼呢?恐怕都是一些難言之隱。曹操卻偏偏認為,各路諸侯之所以猶豫不決,是為了保全各自的軍事實力。一氣之下,他不顧一切,獨自率領本部兵馬來追董卓。結果,在滎陽這個地方被董卓的部將徐榮打得落花流水。曹操本人也在戰鬥中多次受傷,只好趁著夜色逃走。

後來發生了很多事,王允用連環計誅殺了董卓,董卓的兩個部將李傕、郭汜又興兵誅殺了王允。漢獻帝初平三年秋天,李傕、郭汜重用曹操,命令他率軍征討青州的黃巾軍。曹操因此得到機會,收降了青州的三十多萬黃巾軍。於是,曹操的實力,就不再是隻有兩千兵馬的一個師級部隊,而是一個擁有三十多萬精銳部隊的集團軍。這實在太有諷刺意味了,當年不顧漢獻帝的死活要拼命###董卓的是曹操,現在跟董卓的部將互相利用的也是曹操。

有些學者說,曹操是各路軍閥之中唯一的正義之師。我卻不知道,他究竟正義在何處?事實證明,曹操正是一個典型的勢利主義者。在勢利面前,沒有什麼正義可言。

當然,曹操也在他的詩中感嘆過“鎧甲生蟣蝨,萬姓以死亡”的殘酷現實。可是,他的管理理念與其他軍閥究竟在本質上有什麼不同呢?我們現在的貪官,不也在感嘆社會風氣的腐敗嗎?難道,我們能夠因為因為某個貪官感嘆社會風氣腐敗,就否認他貪贓枉法的事實嗎?

“關東有義士,興兵討群兇。”討來的結果竟然是整個國家的滅頂之災。只是害苦了可憐的天下蒼生,從此國已不國,家已不家,到處都是野心家們格鬥的戰場。

【成君憶的管理學理念。】

55、那些被美化成英雄主義的暴力格鬥,以及那些被美化成戰爭藝術的陰謀詭計,事實上並不是真正的管理智慧。

56、真正的管理智慧,不是為了贏得戰爭,而是為了讓人們快樂地工作、幸福地生活。

《三國演義》描寫了一個群雄爭霸的戰爭年代,而今天的我們也剛好處在一個商業意義上的群雄爭霸時期。所以,我每到一個地方去講學,他們都會興致勃勃地對我說:“成老師,我們在熱切地期待著您為我們‘水煮’三國。”

第六講 東漢末年的兩種漁夫(5)

我問為什麼?

他們說:“三國裡面有管理智慧啊!”

我又問:裡面究竟有一些什麼管理智慧呢?那些被美化成英雄主義的暴力格鬥,那些被美化成戰爭藝術的陰謀詭計,難道就是你們心目中的管理智慧嗎?

在我的理念中,真正的管理智慧,不是為了贏得戰爭,而是為了讓人們快樂地工作、幸福地生活。這種快樂和幸福的管理績效,歷史上稱之為“治”。管理學的任務,就是為了達到“治”的管理績效。

“文景之治”和“光武之治”,是漢朝歷史上令人難忘的輝煌歲月。輝煌燦爛的絲綢之路的起點,就是大漢王朝的東京洛陽。絲綢之路的另一端,是剛剛崛起的羅馬帝國,西方文明的歷史,那時才剛剛發端。即使到了漢靈帝出生的那一年,大漢王朝也依然是全球最強盛的國家,全國將近5700萬人口,可謂是人丁興旺、市井繁華。然而,經過東漢末年的戰亂,許多地方都出現了大面積的人口滅絕。曾經那樣富麗堂皇的長安和洛陽,竟然淪為一片廢墟。

曹操在他的另一首詩中感嘆說:“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什麼意思呢?他說啊:“當我騎著馬經過原野的時候,到處都能看到皚皚的白骨。即使我走了一千里那樣漫長的路,也聽不到一聲雞鳴。因為戰爭造成的死亡和因為饑荒造成的吃人現象,許多人都喪失了他們的性命。大約只有百分之一的倖存者還活著,想到這些就會讓我痛苦得肝腸寸斷。”請問,在這樣悲慘的故事中能夠找到什麼管理智慧呢?

清朝的文學評論家金聖嘆先生有一句名言,曰:“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為什麼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