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銷致富》的作者喬治亞州立大學的史坦利教授對此進行研究後說:“答案是一本厚厚的名片簿。更重要的是他們廣結人際網路的能力,這便是他們成功的原因。”百萬富翁們不僅曉得有哪些資源蘊藏在他們厚厚的名片簿裡,更願意把這些資源與其他百萬富翁分享。
想成就事業,就要有成功的人際關係。羅斯福曾經深有感觸地說:“成功的公式中,最重要的一項因素便是與人相處。”如果你已深刻地“感受”到這一點,便要用極大的行動力去“執行”!
人際網路背後的意義,其實比一般人所能想得到的還要深遠。魏斯能在採訪了280位企業總裁後寫《不上,則下》一書時說:“那些企業總裁們,非常致力於發展‘雙贏’互需關係的基礎。他們每個人都有如何步步高昇到金字塔頂端的精彩故事,而大多數人把他們的成功歸功於身旁人的提拔。”
美國作家柯達則認為:“人際網路非一日所成,它是數十年來累積的成果。你如果到了40歲還沒有建立起應有的人際關係,麻煩可就大了。”
眾所周知,在美國前總統克林頓成功競選的過程中,他的擁有高知名度的朋友們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這些朋友包括他小時候在熱泉市的玩伴,年輕時在喬治城大學與耶魯法學院的同學,以及當學者時的舊識等。當演說家羅安數年前應邀在阿肯色州熱泉市為旅遊業年會演講時,他才深刻地體會到這些人對克林頓總統的支援。
一個人的力量往往是十分有限的,許多問題往往不是一個人能夠獨自解決的。當問題因無法解決而陷入僵局時,你就必須請教能為你指點迷津的人,請求他們幫助你,給你建議,以便順利解決問題。
美國石油大亨洛克菲勒在總結自己的成功經驗時曾經表示:“與太陽下所有能力相比,我更關注與人交往的能力。”正是洛克菲勒的這種超卓的人脈溝通能力成就了他輝煌的事業。
究竟誰會對你伸出援手?哪裡會有這種人呢?這個人就在你的身邊,是你平日所交往的人群中的一位。他可能是你工作上的夥伴,可能是你在學校裡的同學,甚至有可能是一位你從未謀面的陌生人……任何人都有可能成為對你施予援手的“貴人”。這所有的前提是,你一定要有一個好的人脈。
No。2 朋友多多,機會多多
一個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朋友的多和廣。商場上有句俗話:“天大的面子,地大的本錢”,指的就是這回事!朋友多多,機會多多。
美國老牌影星寇克?道格拉斯年輕時落魄潦倒。包括許多知名大導演在內,沒有人認為他會成為明星。有一回,寇克?道格拉斯乘火車,旁邊坐著一位女士,漫漫旅途,時間難以打發,於是,寇克?道格拉斯便主動地與身邊的女士攀談起來,沒想到這一聊就聊出了一個重大機會,從此,他的人生開始改變。沒過幾天,寇克?道格拉斯被邀請到製片廠報到———原來,這位女士是位知名製片人。寇克?道格拉斯因為結交了這位女製片人,溝通了人脈,才獲得了一個良好的展現表演才能的機會,一切美夢才成真。
也許你覺得你的同事在水平、人品各個方面都和你不相上下,甚至有的地方還不如你,為什麼他可以有那樣的機會,而你卻沒有呢?為什麼?因為有人賞識他!為什麼賞識的偏偏是他呢?你的同事比你有人脈,獲得升職加薪的機會當然比你多!
2004年中國百富榜上60%的企業家最看重的十大財富品質中,“機遇”排在第二位。而“機遇”的潛臺詞是“關係”,因為人際關係越好,機遇相對就越多。
我們總是要接觸很多陌生人來完成自己的事業,成功的交往也許會給我們帶來好運。希望我們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能夠開始一段美好的友誼。
一匹好馬可以帶領你到達你夢想的地方,一個好朋友可以帶你實現自己的願望。
年輕的壽險推銷員傑克來自藍領家庭,他平時也沒什麼朋友。華特先生是一位很優秀的保險顧問,而且擁有許多非常賺錢的商業渠道。他生長在富裕家庭中,他的同學和朋友都是學有專長的社會精英。傑克與華特的世界根本就是天壤之別,所以在保險業績上也是天壤之別。傑克沒有人際網路,也不知道該如何建立網路,如何與來自不同背景的人打交道,而且少有人緣。一個偶然的機會,傑克參加了開拓人際關係的課程訓練,傑克受課程啟發,開始有意識地和在保險領域頗有建樹的華特聯絡,並且和華特建立了良好的私人關係,他透過華特認識了越來越多的人,事業上的新局面自然也就開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