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3 / 4)

小說:風流刑警到清朝 作者:賴賴

斷中彈,艦上軍官幾乎非死即傷,勢難支援,便也打出白棋,向我軍投降。

下午二時半,鎮倭艦和鎮夷艦、鎮東艦、鎮西艦、安東艦、威海艦、營口艦七艦消除了魚雷艇的纏擾,衝了上來,千代田的右舷隨即暴露在北洋艦隊前方,立即遭到北洋艦隊各艦炮火的猛烈轟擊。其舵機遭到損壞,只能靠人力舵勉強航行。不久,右舷又中一彈,立即出現裂縫,滲進海水。二時五十五分,鎮倭艦見千代田受傷,便施放魚雷。因兩艦距離很近,千代田已躲避不及,當場爆炸沉沒。

安東、威海、營口又轉而攻擊日艦本隊。當安東艦駛近金剛二千二百米時,突然發射二十六公分炮彈,擊中金剛的中央水雷室,四名魚雷發射手中彈身亡。金剛也發炮還擊,炸燬了安東的二十六公分主炮,並引起火災。安東見其勢不敵,轉舵撤出,致遠艦鄧世昌艦長立刻指揮致遠猛轟金剛,逼得金剛掛出白旗,撤到我艦左側。

此時,日艦已經損失了9艦,聯合艦隊司令伊東佑亨見日艦已經處於絕對劣勢,忙以本隊集中對付已經離開本隊的定遠和鎮遠,第一遊擊隊則合力進攻在定遠和鎮遠右側的靖遠和來遠。其意在使北洋艦隊彼此不能相顧,爭取先擊沉較弱的靖遠和來遠,然後全軍圍攻兩艘鉅艦。靖遠和來遠在四艦圍攻下,臨時結成一隊,以寡敵眾,苦戰多時。不久,來遠中彈二百多顆,靖遠也中彈一百多,二艦遂相隨衝出重圍,西駛至一海島附近,佔據有利地形,背靠淺灘,用艦首重炮對敵。日本第一遊擊隊趕來後,因失地利,不敢靠近,只能遠遠發炮,失去四面圍攻的優勢。二艦趁機抓緊時間滅火修補。

在原作戰海域,定遠、鎮遠是當時世界各國海軍中罕見的鐵甲鉅艦,日軍必欲將之擊毀以全其功。是時,在日軍榴霰彈的傾注下,二艦再三引起火災。定遠甲板部位起火,烈焰洶騰,幾乎延燒全艦。鎮遠前甲板幾乎形成絕命大火,將領集合士兵滅火,雖彈丸如雨,仍欣然從事,在九死一生中毅然將火撲滅。此時,我艦隊已經成合圍之勢,聯合艦隊司令伊東佑亨感到不妙,慌忙下令撤出戰鬥繼續向南逃躥,三時半,當定遠與日艦橋立相距二千米時,定遠發出的三十公分半巨彈命中橋立,轟然爆炸,擊毀第四號速射炮,其左舷炮架全部破壞,並引起堆積在甲板上的彈藥爆炸,剎那間,烈火吞沒艦體,濃煙蔽空,狀至危急,死傷官兵達一百一十三人,也只好加入了投降的隊伍。

艦隊司令伊東佑亨見本隊各艦多已受傷,無力再戰,而北洋艦隊集合各艦,愈戰愈奮,便再次發出“停止戰鬥”的訊號,繼續向南駛逃。北洋艦隊便停止追擊,轉舵駛向旅順。歷時近五小時的中日東海大海戰至此結束。

這次中日海軍的主力決戰的結果,日艦武藏、天龍、千代田三艦和山鷹、七號艇、十二號艇三艘魚雷艇被擊沉沒;高千穗、秋津州、西京丸、比睿、大島、金剛、橋立七艦受重傷喪失了戰鬥力後投降,使其損失超過半數。北洋艦隊靖遠和來遠、安東、揚威四艦皆受重傷退出戰鬥。中國海軍大獲全勝。

上甘嶺戰役、平壤戰役和威海衛海戰、黃海海戰的訊息傳出,國際輿論為之一變。英國《泰晤士》報在戰爭爆發初期曾說:“戰爭之勝利必歸於日本。日本強大之海軍可阻止中國軍隊之運送船,並在同中國之海戰中制勝。中國是一盤散沙,它要想取勝實是天方夜譚!”這時也說:“中國軍隊的迅速崛起,使我們在東亞的勢力受到威脅,當迅速遏止中國力量的再增長!”

一向關心這場戰爭的俄國報紙評論說:“倭國所以興起戰端之近因,實以為中國已是腐朽之爛木,一擊而斷,不料中國實行君主立憲之後,已非昨日阿瞞,故此次與中國之衝突,與其說非策略之戰爭,莫如稱之為糊塗之戰爭。”

但俄國王宮發言人則認為:“中日戰爭中日本之失利,不在日本之國力不如中國,而在於軍隊指揮之無方,倘我軍出征,勝敗當另有定論!”

見我軍揮師南下,英國政府立刻宣告,要求中國政府保持克制態度,要信守過去中日關於共管朝鮮的協議。

俄國政府則要求中國軍隊和日本軍隊都撤出朝鮮,由第三國軍隊進駐朝鮮,避免中日再起戰端,並且表示願意為兩國友好合作貢獻力量。

臉皮之厚無與倫比!

法國則威脅說:“中國不能無視國際公理,應當馬上從朝鮮撤出中國軍隊,否則法國會為主持公理而出兵。

強盜嘴臉暴露無遺!

大清國外長曾紀澤立刻約見英國、法國和俄國駐華公使,就三國不負責任的語言表示強烈抗議,同時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