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多謝郡馬大義了。稍後,本官會讓府兵將病人都送進來,請郡主、縣主等人準備好。”
說罷,他站了起來,朝陸居安拱手道謝。一旁的顧濟棠,也站了起來道謝,感激陸居安、長邑郡主等人的大義。
這樣的謝意,陸居安推辭不受,只說道:“大人言重了。潤州是順安縣主的封地,潤州百姓有難,縣主宜應救助。”
剛才陸居安提出,將相同病症的病人,都集在縣主府內,統一醫治,防止有更多的百姓被傳染。
理由就是:縣主府就在潤州城內,而且佔地極大,周圍又沒有什麼人家,是最合適安置疫病的場所。
這一次潤州大疫,最先是在城中出現的,城中百姓患病最多。人傳人的,越來越多百姓受到感染了。
先前,程大昌接到顧濟棠上報後,果斷下令將病人都控制起來,並且立刻宣佈潤州執行禁防,但凡家中出現病人的,全部都要去到同德堂就診。
同德堂,是潤州最大的藥號。在這一次大疫中,同德堂與潤州府衙一起,聯合了城中的大小藥號,收治病人、施醫贈藥,以阻止這一場大疫的擴散。
但是,儘管官府和民間都作了這麼多努力,但疫病還是爆發了,還是有越來越多的人患病,還是陸續有人死去,就連各藥號的大夫,都有人患病了。
程大昌從來不知道,發熱、咳嗽這樣的病症,也會死人的。但看到陸續抬出來的屍體,他就知道,這一次疫病的情況,比他想象的還有嚴重得多。
現在,同德堂已經容不下這麼多病人了,而且這些藥號都在城中熱鬧的地方,已不適合再收治病人了。若不採取更嚴格的禁防,怕會有更多的百姓受染。
原先,程大昌打算將這些病人都安置在寶華山下的村莊,因為九華山下足夠空曠。但那些村莊沒有病人,而且地處偏僻多有不便,程大昌怕將病人送去的同時,會將疫病的範圍擴得更大。
這時,陸居安便找到了他們,提出可以將病人都安置在縣主府,長邑郡主和陸筠,則會暫時離開。
這時,程大昌才記得,潤州除了顧濟棠這個刺史外,還有長邑郡主和順安縣主這兩個大人物。
皇族貴人,程大昌見得多了。他一直覺得這些貴人就是麻煩,在大疫之時別添亂就好了,哪裡還能想得到,這兩個貴人會願意收容病人,讓出縣主府?!
陸居安推拒這謝意後,繼續說道:“縣主說了,她們不想潤州成為另一個鄴鎮。請大人們全力防治,只要還有一絲希望,都不要放棄!”
這些話,哪裡是陸筠的話語?而是陸居安藉助陸筠之名說出來而已。在場三人,都心知肚明。
程大昌聽到“鄴鎮”這兩個字,心情頓時十分複雜,良久才回道:“本官,如縣主所請!”
如縣主所請,不會讓潤州變成另一個鄴鎮!
(二更!)(未完待續。。)
ps: 二更!感謝最遙遠的事、自由夢幻百合、guangyu55548的月票,謝謝大家!
377章 我所願(月票150+)
(三更!)
鄴鎮,現在大定版圖已沒有這個地名了,它是前朝的地名,就在現在的太原府襄垣一帶。
後人會記得鄴鎮這個名字,是因為鄴鎮曾有過一場大瘟疫。這場大瘟疫最終以鄴鎮焚城結束,兩萬多百姓被封城燒死。史書簡單記載:“鄴鎮大疫,封城焚之,喪兩萬餘,多無病,枉矣,見君主無道官員失義。”
鄴鎮大疫,前朝官員怕疫病擴散,便用了封城、焚城的極端辦法。史書寥寥幾句,卻道出了這一場瘟疫的殘酷之處。
如今,潤州有大疫,而且病人在繼續增多,也有病人在陸續死去。接下來,潤州會不會和當初的鄴鎮一樣?
前朝官員在怎樣的情況下焚城的,後人已不得而知。但陸居安知道,建康府不止有一個潤州,大定也不止有一個建康府。程大昌會怎麼做?
無論如何,最殘酷的結果,不能出現。只要有一絲希望,都不能放棄!這是陸居安所願,是長邑郡主和順安縣主所願,也是潤州全部百姓所願!
這一個隱憂,陸居安不得不說出來。在巨大的驚恐面前,人性會被放至最大,或美好,或醜惡,有時候做出的很多事情,往往超出常理,他不想見到那麼殘酷的結果出現。
程大昌的回答,讓他的心少許安定。只要潤州這場大疫得以防治,莫說是讓出一個縣主府,就是讓出更多。他都願意。
沈度一行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