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2 / 4)

小說:三國史 作者:擊水三千

有高臺深塹的堡壘還是被袁紹攻克,公孫瓚自知無救,乃盡殺其妻子,然後引火自焚。

在袁紹與公孫瓚不斷攻戰的八年中,除了雙方在冀州、幽州直接交鋒外,還有公孫瓚所署青州刺史田楷與袁紹長子袁譚在青州的戰爭。袁譚初至青州時,只據有平原一郡,建安元年(196年),譚北逐田楷,東攻北海相孔融,略有青州,袁紹滅公孫瓚後,又以中子熙為幽州刺史,甥高幹為幷州刺史。於是紹兼有冀、青、幽、並四州,地廣兵多,成為當時最強大的軍事力量。

一、曹操的興起

(1)出身和初仕

曹操,字孟德,豫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縣)人,生於漢桓帝永壽元年(155年)。他祖父曹騰是一個很有權勢的大宦官,曾做中常侍、大長秋,封費亭侯。騰在宮中服事達三十餘年,前後經安、順、衝、質、桓五帝。如前所述,東漢後期,中央政權的實際掌握者,很多時候都是宦官。曹騰的政治作風與一般宦官不同,他對官僚士大夫竭力拉攏。當時名士如虞放、邊韶、延固,張溫、張奐、堂谿典等都由於他的提攜而致位公卿。因此,士大夫對他頗有好感,例如當種暠做到司徒後,對曹騰十分感激,他說:“今身為公,乃曹常侍力焉”。騰養子嵩由於騰的庇廕,歷任司隸校尉、大司農、大鴻臚等高階官吏。靈帝中平四年(187年),嵩以億元鉅款買得三公之首的太尉。曹氏一門做高官,享厚祿的頗不乏人。所以曹操是出身於有人、有錢、有勢的大官僚家庭。

但曹嵩究竟是從那家過繼來的呢?有的書說曹嵩是夏侯氏之子、夏侯惇的叔父。陳壽在《三國志》卷9《諸夏侯曹傳》中評說:“夏侯、曹氏世為婚姻……故惇、淵、仁、洪、休、尚、真等並以親舊肺腑,貴重於時。”有人以同姓不婚為理由,斷定嵩非出自夏侯氏。但從操對夏侯氏的重用情況看,操與夏侯氏決非一般婚媾關係。夏侯氏既非操之母家,又非妻族,卻得操格外重用,待遇很特殊。清代學者潘眉說:“《陳志》於《帝紀》雲:‘莫能審其生出本末’,於《列傳》則以諸夏侯、曹為一卷,顯以夏侯氏為宗室矣。”其言頗能抓住問題的契機。《資治通鑑》胡三省注更明言:“曹氏,夏侯氏之出也。”

曹操是曹嵩的長子,幼機警,有權術,喜任俠,行為放蕩,然而極為好學,博覽群書,特別嗜好兵法。曹操的文學武略,從小便打下了紮實的工夫。

東漢時代,一般士人要想進入政界,除了依靠父祖庇廕外,本人也要“交遊士林”,以便互相賞識和援引。東漢宦官雖很跋扈,但宦官一般出身於非讀書仕宦的家庭,沒有雄厚的社會基礎,往往本人一死或失勢,其子孫親黨也跟著垮臺。曹騰子孫與此不同,不僅其子曹嵩一直在朝中作高官,其孫曹操也從幼就和官僚士大夫有密切的交往。

許多學者認為曹操由於是宦官之後,少時為士大夫所不齒,這是與事實不符的。操少時,官僚名士如橋玄、何顒、張邈、蔡邕等都和他關係密切。出身於四世五公家庭的袁紹是一個不輕易接待賓客、非海內知名不得相見的高貴公子,曹操少時也與他交往。可見曹操少時並沒有受到士大夫的排斥。反之,曹操少時的表現已經受到一些官僚名士的重視。如太尉橋玄曾對曹操說:“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名士何顒見到曹操,嘆曰:“漢家將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當時一般公卿子弟做官非常容易,曹操二十歲,即被舉為孝廉,做侍衛皇帝的郎。接著又被任命為洛陽北部尉。那時東漢王朝腐敗已極,到處豪強橫行,欺壓貧民,目無法紀。曹操年輕氣銳,頗思有所改革,為百姓除殘害,為自己樹名譽。他一到洛陽北部尉衙門,便修繕四門,造五色棒,在每門左右各懸十餘枚,有犯法者,不避豪強,都用棒打殺。一次,靈帝最寵愛的宦官蹇碩的叔父於夜間行走,也被用棒打殺。因此,豪強有所畏懼,不敢輕易犯法。而豪強及其幕後支持者都把曹操看做眼中釘,必欲拔去之而後快。但由於曹操也有靠山,他們無可奈何,只好改變手法,在靈帝面前誇獎曹操甚有吏能,於是外調為頓丘(今河南清豐縣西南)令,這時他二十三歲,不久,曹操又回朝為議郎。

曹操在議郎任內,曾因從妹夫�強侯宋奇被誅事,一度免官。由於曹操能明古學,不久復職。議郎不擔任實際政務,專門給皇帝提供意見,論列是非。當時朝政昏濁,奸邪充塞,皇帝為宦官、貴戚所包圍愚弄,不知下情。靈帝建寧元年(168年),皇后父大將軍竇武、太傅、名士陳蕃謀殺宦官,結果反被宦官所殺。曹操特為竇武、陳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