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的時候。”
仁宗一聲嘆息:“朕怕是越過越難打了。”
陳元卻是很有把握:“萬歲放心,等我們把高麗和東瀛的事情做完了,我有辦法讓遼國回到以前。”
仁宗轉過頭來,看看陳元的眼睛,陳元的眼神告訴他,這不是一句大話。仁宗卻心下懷疑,揮退左右閒人之後,和陳元找了一座涼亭坐下:“世美,那耶律宗元看樣子是不準備和遼興宗對著幹了,你還有什麼好的辦法麼?”
陳元對他是沒有絲毫的隱瞞:“萬歲,耶律宗元不是不敢,臣心中斷定,他們之間一定是達成了什麼協議,遼國的太子到現在都沒有確定,這顯然是遼興宗對耶律宗元做出的讓步。”
仁宗點頭,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陳元說道:“我猜了一下,能讓他們雙方都做出讓步的,很可能就是遼國的改革。當初在遼國的時候,遼興宗就像改革,耶律宗元也想,雖然因為那太子的位置兩個人鬧的很不愉快,但是如果遼興宗推行改革的話,耶律宗元不會反對。不知道對不對,具體的我已經派人去調查了,只是還沒有結果。”
這些情況仁宗都是知道的,可從來沒有綜合到一起想過,如今聽到陳元這麼一說,也是微微點頭:“你有什麼辦法?”
陳元說道:“兩年之內解決高麗和東瀛,然後馬上讓遼國的改革全部泡湯。”
仁宗聽他說的還是如此肯定,臉上1ù;出了笑容:“你打算這麼做?”
陳元從懷裡掏出一錠銀子來:“萬歲,就用它就可以了。”
接著把自己的計劃詳細的和仁宗說了一下,仁宗聽後卻是臉sè;變了:“這麼做可以麼?這要是收不住的話,咱們這些年可也算是白乾了。”
陳元十分肯定的點頭:“萬歲放心,解決了高麗和東瀛,這事情我有十足的把握。”
仁宗最終點點頭:“好,我給你兩年的時間,希望你不要讓我失望。”
陳元笑了一下,很是恭敬地反問了一句:“我幾時讓您失望過?”
陳元確實很有把握在兩年之內把高麗和東瀛的事情辦好,兩個人剛剛說道這裡,只聽那宮人在前面通報:“萬歲,夏相國和文彥博大人前來求見。”
仁宗站了起來:“走吧,想他們今天也是來拜年的,咱們一起去看看。”
陳元現在基本上很少和這些朝中的大臣直接接觸,朝堂上有宋祁和夏隨替他盯著,他放心的很。他自己不是當官的材料,但是夏隨可以,等到明天王安石有了足夠的資本進入朝堂,就更方便了。
好長時間沒見到夏竦了,今天大家抵到面子上,若是不去的話顯然有些失禮,當下和仁宗一起去見夏竦和文彥博。
夏竦見了陳元還算客氣,陳元現在又不在朝堂,兩個人沒有什麼利益上的衝突,所以也沒有什麼矛盾,夏竦不是老龐那種看著你覺得有些危險就動手的人。
文彥博這些年又升官了,已經和歐陽修一起,成為大宋第二梯隊的主要力量,仁宗對他也很是信賴:“相國,文愛卿,來,過來坐下說話。”
“臣,謝萬歲。”
兩人謝了一聲之後,走到仁宗前面幾步站立,旁邊的宮人馬上搬來椅子。一看見朝中大臣來了,蘇曉悠面帶微笑給仁宗倒了一杯茶水,然後輕聲說道:“萬歲,臣妾先退去了。”
這也是仁宗和朝中的大臣們能很快接受這位新的貴妃娘娘的地方,她不會去聽那些不該她聽的東西。
夏竦和文彥博起來對蘇曉悠還禮之後,蘇曉悠低頭走開,仁宗這才說道:“兩位愛卿有什麼事情麼?”
夏竦看看文彥博,文彥博起身說話:“萬歲,也沒有什麼大事,就是廣州知州前日在京師的時候和臣說了一件事情,他覺得在廣州的番邦商人越來越多,而且有很多人在我大宋定居,可是那些蠻夷不光語言不通,還不懂我們大宋的人情法典,鬧出了不少事情來,他想成立專mé;n的機構,來管理這些番人。”
仁宗聽後覺得很有道理,點頭:“嗯,他有摺子沒有?”
文彥博搖頭:“還沒有,他只是和臣說了一下,臣覺得這個想法很是必要,所以,特來向萬歲稟報。”
仁宗手指椅子:“坐下說的,朕和世美剛才還說道那些蠻夷,這樣吧,你讓他上個摺子,然後讓大臣們商榷一下就是。”
文彥博應聲:“是,微臣心中以為,當設立專mé;n的居住地點,還要建立一所學校,讓他們能學習我大宋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