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年輕人,在熊、猩猩、狐狸等人的前呼後擁中走了進來。
猩猩對猴子介紹說:“這位就是大象總。”
猴子忍不住脫口而出:“這麼年輕呀!”
大象確實太年輕了,只有三十歲出頭的樣子。後來猴子知道,大象當時只有三十三歲,比自己大兩歲。而那些年長大象十多歲,二十幾歲的熊、猩猩等人,都對他畢恭畢敬的。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討論:新員工要懂得蘑菇定律(2)
那天大象來之前,猩猩還特別告訴猴子:“準備幾本你寫的書,我替你送給大象總,樹立你的形大象,讓他一下子就記住你。”
猩猩沒有讓猴子直接將書給大象,而是他自己將書裝入一個紙袋中,在大象到編輯部視察的時候,交給了大象。大象翻著,連連點頭,緊跟在他身後的秘書立即拿了過去,替大象收著。
那天,大象走後,猴子困惑地問猩猩:“大象這麼年輕,怎麼會做到這個位置?”
猩猩便講起大象的傳奇經歷:
大象大學畢業後,分配到四川某地一家小小的週報作記者。當時,猩猩也在那家報社。兩人的友情就是那時結下的。
大象沒有安於作一名記者,用猩猩的話講,大象極為聰明。那時報社都要求記者同時兼著拉廣告,這對於大多數人來講是份苦差使,但大象卻做得遊刃有餘,業績十分突出。大象的人際關係也非常地好,所有人都誇他。工作一年多之後,大象就承包了報社的廣告部,自己當了廣告部主任。又不到一年,大象將廣告部註冊為廣告公司,自任經理。廣告公司在全部承攬本週報廣告的同時,開始向外擴充套件業務,為當地其它媒體代理廣告。大象又憑著自己出色的人際交往能力,以及經營智慧,順利地取得了為該地電視臺代理廣告的權利,於是,這公司進一步擴充套件為一家大型的文化傳播公司,開始自己製作影視節目,業務迅速增長。
又只有一兩年的時間,大象的公司不僅代理了當地幾乎所有電視媒體的廣告,而且製作的影視節目也履蓋了當地電視的黃金時段,並且在全國的電視臺熱播,還締造了多名全國走紅的影星、歌手、電視主持人。公司年利潤已經非常可觀。
大象開始申請公司上市。這在當時還是比較難的,但是,大象成功地獲得了政府部門的支援,公司上市成功。靠著上市,公司迅速融資幾十億元。
大象進一步擴充著自己的經營天地,在全國範圍內投資設立公司,而且開始謀求在海外上市。
就這樣,一個大學畢業不到十年,沒有任何背景的年輕人,迅速成為一個管理著幾十億資產,十幾家公司的集團總經理兼董事長。
大象何以成功?
猩猩分析說:第一,大象非常聰明,勤奮;第二,大象善於利用人際關係,得到了總公司當地政府領導獅子的賞識。大象的公司能夠迅速發展,包括能夠成功上市,同大象深諳中國官場之道,善於利用各種人際關係,有著必然的聯絡。
我們再來看熊。
熊原本是一個退武軍人,在總公司所在省的省會下屬的一個縣的物資採購站當站長,管著四五個人。當大象在北京成立這家報業集團公司的時候,他平步青雲,被任命為這家公司的總經理。熊沒有上過大學,用猩猩的話講,大字不識幾個。卻突然間成了這家文化公司的總經理,原因何在?
猩猩當時對猴子說:大象總看錯人了。看他表面老實,憨厚,好像挺忠誠的,其實他最壞了,兩面三刀的。
但是猴子還是困惑了很多年。不管怎麼說,大象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看人應該很有眼光,為什麼看熊卻這麼走眼呢?為什麼明知熊不懂文化和經營還讓他擔此重任呢?
猴子當時的一個分析是:大象有意讓熊和猩猩搭配。因為熊雖然不懂專業但認真,猩猩雖然是名記,但太隨意,太自由散漫。這樣兩個人如果合作好,互補,對公司應該說是有利的。
我們說過,猩猩曾經是名記者,還是位詩人,據說其詩作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小有名氣。後來下海了,經商屢屢失敗,正值辦這家公司,就被大象找來了。也算再歸傳媒界。
公司決定經營《A》之後,最初的設計是由猩猩做的,他當時的定位是健康科普。猩猩設計的方案,猴子看了,洋洋灑灑一萬多言。但他聽了猴子的“性健康”定位後,立即全盤否定了自己的方案,而且還極力遊說大象和熊接受這一方案。從這一點,猴子看到了猩猩的肚量。
狐狸,則是《A》原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