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言論或行為,都會在中國引起反應,中國國內任何針對日本的言論或行為,也同樣引起日本方面的反彈。輿論螺旋呈現出上升趨勢,其勢頭的回落似乎只是靠時間的自然磨損,然後是下一個高潮的來臨。給人的印象是:兩國輿論越來越經不住事兒。而如果分析一下導致批評螺旋上升的事件,便發現,這些事情基本上都與〃歷史問題〃相關。
解答這些問題,應當考慮一個背景,那就是中國的崛起以及因崛起在中日兩國國民中引起的心理和情緒的變化。
。 想看書來
綜合國力無法反映結構鎖定
第六章 力量難題
前蘇聯樣本:綜合國力無法反映結構鎖定
受時間和非線性等因素的制約,綜合國力並不簡單地意味著各種力量的加總或函式,也就是說,並不是國力的綜合。與加總或函式比起來,結構同樣重要。力量的不同排列、佈局,會產生完全不同的結果。比如前蘇聯和美國,從力量綜合來看,並不相上下,前蘇聯甚至還要強於美國,但是,競爭中卻敗於美國,原因何在呢?我想是出在結構差別上了。前蘇聯的力量佈局是嚴重不平衡的,其結構特徵是黨-國體制。力量的不同配置,造成了系統的巨大差異,而綜合的辦法所反映的只是系統的平均狀態,卻不能反映這種結構差異。前蘇聯的力量完全是依據黨-國體制所指定的方向進行綜合的。一般認為,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