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文明的發展,特別是近300年期間,越來越多的規則和定律被發現。這些定律的成功,使得拉普拉斯在19世紀初主張科學的宿命論。他提議只要給定宇宙在某一時刻的結構,由給定的一組定律即能精確地決定它的演化。
拉普拉斯的宿命論在兩個方面是不完整的。它沒講定律應該如何選擇,也沒指定宇宙的初始結構。這些都留給了上帝。上帝會選擇讓宇宙如何開始並要服從什麼定律,但是一旦開始之後它將不再幹涉。事實上,上帝是被限制於19世紀科學不能理解的領域裡。
我們現在知道,拉普拉斯的宿命論的希望,至少在按照他頭腦中的方式,是不能實現的。量子力學不確定性原理表明,某些諸如粒子的位置和速度的對偶的量,不能同時以完全的精確度去預言。
量子力學透過一族量子理論來處理這種情形,粒子沒有很好定義的位置和速度,而是由一個波來代表。它們給出了這波隨時間演化的定律,在這種意義上,這些量子理論從屬於宿命論。這樣,如果某一時刻這個波是已知的,便可以將任一時刻的波算出。只是當我們試圖按照粒子的位置和速度對波作解釋之時,不可預見性的紊亂的要素才出現。但這也許是我們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