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不同於以往,政治口號可以隨便喊。現在是戰爭時期,一旦做出的承諾無法兌現,就相當於主動將把柄送到政敵手上。
別看現在大家坐在一起,貌似是一條繩上的螞蚱,但螞蚱之間也是有競爭的。
真要是遇到了問題,大家都是甩鍋比誰都快。同甘共苦不現實,死道友不死貧道,才是政治上的常規操作。
拔掉敵人的殖民地港口,說起來簡單,真要是去具體落實,那就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
不列顛的精力有限,現有的殖民地守起來都勉強,再開闢新的戰場明顯有些為難人。
陸軍大臣馬庫斯:“好望角已經岌岌可危,東非戰場更是糜爛千里,帝國在非洲的經營成果,正在被敵人一點一點蠶食。
亞洲,敵人同時向波斯、中南半島發起了進攻,敵人的對印度的野心沒有絲毫掩飾。
根據前線蒐集到的情報,俄國人也向阿富汗地區增了兵,隨時有可能發起進攻。
波斯政府已經第七次向我們求援了,如果再不派出援兵,波斯戰敗只是時間問題。
當然,我們也不是沒有反擊。經過加拿大軍團的不懈努力,我們已經拿下了阿拉斯加的大部分地區。
因為國策的緣故,陸軍一直都保持著較低的兵力,現在同時多線用兵,已經超出了我們的極限。”
理由實在是太充分了,因為皇家海軍沒有能夠發揮出應有的作用,現在龍蝦兵承擔了主要作戰任務。
同時開闢五條戰線,甚至其中一條戰線還大獲全勝,這樣的成績完全對得起大英帝國對陸軍的投入。
至於其中的水份,那就沒必要深究了。英國政府需要好訊息穩定人心,英國民眾同樣需要好訊息。
在這種背景下,任何一場勝利,都值得大肆宣傳。
攻克阿拉斯加就是一個好題材。一百七十多萬平方公里比不列顛淪陷的土地加起來都多,相互抵消之後大英帝國還是賺了。
至於土地和土地之間的差別,直接忽略掉就是了。只要報紙上不說,普通民眾怎麼搞得清楚?
何況,阿拉斯加在不列顛的知名度一點兒也不低,在民間還有一個美稱“黃金州”。
所以加拿大軍團的武裝遊行,就不能是遊行,而是一場偉大的勝利。
不要臉一點兒,還可以冠上“轉折之戰”。反正都是安撫民心用的,吹點兒牛皮也無妨。
“陸軍不是已經擴張到了兩百萬麼,還有眾多的殖民軍團,怎麼還……”
不待海軍大臣把話說完,馬庫斯就打斷道:“閣下擴軍也是需要時間的,兩百萬只是紙面上的資料。
戰爭爆發才一個多月,能夠在這麼短時間內動員兩百萬軍隊的國家,全世界都只有那麼兩三個,其中並不包括不列顛。
陸軍不同於海軍,你們擁有充足的軍費,平常時期都保持著大編制。
就在一個多月前,帝國陸軍都只有13.7萬。現在直接擴張到了200萬,相當於增加了十四倍。
這樣的擴張,無論是軍官,還是武器裝備,我們都沒有足夠的儲備。
樂觀點兒估計,未來兩個月內徵召的新兵能夠每人拿到一支槍,都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
能夠在年內初步形成戰鬥力,那都是上帝眷顧。短期內我們能夠動用的機動兵力,其實並不多。”
甩鍋誰都會,海軍不想承擔責任,陸軍同樣不願意背這個黑鍋。大家的理由都很充分,明面上來看沒有任何毛病。
海軍無法保障海上貿易線暢通,主要是因為敵人的殖民地在,沒有辦法幹掉敵人的破交艦隊。
陸軍更乾脆,直接上來就賣慘。擴軍是擴了,可是新兵大都還沒有進入軍營,人手一支步槍都無法保障,如何能有戰鬥力?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
坎貝爾首相就被刺激到了,曾經的世界工廠,現在連人手一支步槍都無法保障,這讓人情何以堪?
沒有辦法,英國陸軍的規模一直都只有十幾萬,就算是有武器儲備,了不起再儲備十幾萬條槍頂天了。
就算是想到要擴軍,誰也預料不到需要擴充這麼多。尤其是最近百來年國際衝突太多了,大多數時候都是鬧鬧就結束了。
根據以往的經驗,從來都是不列顛進攻別的國家,還沒有被別的國家進攻過,至少最近幾十年沒有。
等到局勢緊張了,大家才反應過來。可時間上已經晚了,且不說哪幫拖後腿的議員,光產能就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