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也納宮,對沙皇政府的走私提議,弗朗茨還是很有興趣的。
送上門的錢,不賺白不賺。儘管這些錢大都是從自家手中借出去的,可現在每多賺回一神盾,就意味著未來少虧損一神盾。
想要俄國人“履行債務”,那也得沙皇政府有錢才行。日俄戰爭這個吞金獸就不說了,關鍵是國內醞釀的革命浪潮。
因為人口減少的緣故,俄羅斯帝國現在的社會矛盾,要原時空略微緩和一些。
但是,這個緩和僅限於傳統統治區域。例如:新佔領的波蘭、保加利亞、阿富汗、中亞幾個汗國等地區,那是一天也沒有太平過。
本來尼古拉二世接手的就是一個超級爛攤子,長期以來俄國人對上述地區的統治,都是採用傳統的封建模式,純靠武力壓制當地人的反抗。
如果是在百年前,這麼統治自然沒有問題,等過的時間長了,大家也就慢慢習慣了。
在這方面,沙皇政府也是擁有豐富經驗的,俄羅斯帝國的廣袤領土都是這麼來的。
遺憾的是現在已經進入20世紀了,民族主義思潮正在席捲全球,傳統的封建統治模式,越來越跟不上時代的步伐。
要是俄國人能夠在日俄戰爭中獲勝,那麼也就罷了。勝利能夠壓制住國內的社會矛盾,若是遭遇戰敗,那就不好說了。
尤其是這背後還有一隻幕後黑手在遙控,不斷的把俄羅斯帝國往坑裡帶,生怕他們掉不下去一樣。
好吧,自己親手挖得坑,究竟有多深,弗朗茨是最清楚不過了。
沙皇政府縱使能夠逃過一劫,那也少不了要脫層皮。別的後遺症暫時不確定,反正政府財政破產肯定是會有的。
註定要虧本,那就要想辦法少虧一點兒。至於“走私貿易”會得罪日本人,那根本就不算事兒。
又不是沒有得罪過,早在菲律賓戰爭時期,神羅給西班牙拉偏架的時候就已經得罪過了,現在無非是得罪的更深一些。
在這方面,弗朗茨都不得不佩服明治政府。他們真正意義上將“能屈能伸”四個字發揮到了極致。
明明心裡恨得咬牙切齒,卻硬是忍住了。不光明面上伏低做小,就連暗地裡都沒有搞小動作報復。
有付出就有收穫,日本政府表現的太守規矩,以至於想尋他們晦氣的弗朗茨大帝,都有些不好意思下手了。
事實上,神羅海軍還有一個實戰練兵計劃。主要是直接和不列顛開戰,大家心裡都沒底,想要尋找一個弱一點兒敵人先練練手,增強一下自信心。
很遺憾,神聖羅馬帝國恰好缺少這樣的敵人。
除了當年揍撒丁王國,和後面進攻奧斯曼帝國的時候,海軍有過出場外,其它時候他們都是在打醬油。
本來歐陸戰爭,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可惜法國海軍實在是太強了一點兒,試探性的交手一番後,雙方都默契的選擇了陸上決戰。
事實證明,這項決策是完全正確的。練兵又不等於作死,當年法奧海軍的實力非常接近,決戰只會便宜英國人。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最近這些年,神聖羅馬帝國完全履行了弗朗茨“愛好和平”的外交宣言。
不僅沒有對外發動戰爭,還多次調停國際衝突,為維護世界和平做出了重要貢獻。
海軍想要找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弗朗茨也是支援的。問題是除了牛逼哄哄的的大英帝國之外,就沒有哪個國家願意接招啊?
比如說:日本。
歐陸戰爭剛剛結束,在弗朗茨的授意下,維也納政府立即強勢插手菲律賓戰役,並且還旗鼓鮮明的拉偏架。
甚至還明確告訴日本政府,我們剛打完歐戰,現在正處於最虛弱的時候,不可能為了西班牙勞師遠征。
可惜日本政府不上當,早早讀懂了“江湖黑話”。不能勞師遠征是事實,但這不等於神羅就沒有能力干涉。
要是不給面子,在奧屬南洋的家門口揍他們一頓,還是可以有的。
聰明的明治政府,不僅咬牙接受了歐陸聯盟的條件,事後連報復行動都是衝著西班牙去的,完全沒有神羅什麼事。
維也納和會剛剛結束,弗朗茨親自主導制定的國際規則,說什麼也不能打自己的臉啊!
緊接著英日同盟就成立了,再想要尋日本人的晦氣,那就更沒機會了。
不光是日本,其它國家也是如此。一個個都滑不溜秋的,沒有讓維也納政府抓到過足以發動戰爭的把柄。
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