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卻被玩成了青銅。此後的汽車發展史,就從不列顛轉移到了法蘭西,接著又到了神羅。
蒸汽機汽車那也是汽車,儘管不怎麼方便,但是在特定的場合還是很有價值的,所以還是進行了少量生產。
按理來說,有工業底蘊的英國汽車企業不應該掉隊的,問題的關鍵就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上。
錯過了第二次工業革命浪潮,內燃機技術沒有跟上,汽車的發動機就成為了英國汽車工業中最大的短板。
自家的發動機效能跟不上,那就只能從海外進口了,反正現在是自由貿易時代,想買都能夠買到。
核心技術受制於人,不付出代價是不可能的,最直接的表現就是生產成本上升了。
僅僅只是發動機貴,還可以忍受,大不了就少賺一點兒。
問題在於不列顛的汽車產能非常低,連帶著零配件產量也不高,生產的少了成本也就上去了。
大部分本土生產的零配件,不僅售價比進口的貴,就連效能也跟不上。
扶持國產是不存在的,資本逐利自然是買價效比高的,直接後果就是不列顛的汽車生產企業,變成了一個汽車組裝工廠。
除了頂著汽車生產企業名頭,多了一個車標外,他們的工作外面的汽修店也能幹。
伴隨著科技的發展,資訊也越來越透明。發現了這一點過後,越來越多的汽修店玩起了跨界,加劇了市場競爭。
本來國內的競爭就非常激烈了,沒有想到國際上競爭對手又殺了過來。憑藉效能上的優勢,神羅的汽車品牌很多就佔穩了腳跟。
最先是高階品牌淪陷,看看莊園內的車就知道,幾乎是清一色的進口車。
包括拜倫這位汽車生產商,座駕同樣是進口貨。沒有辦法,自家的產品在效能上實要差一些。為了生命安全著想,大家都知道該怎麼選擇。
高階市場丟了也就丟了,本來就沒有多少銷量。在進口車大量湧入前,不列顛的上就社會最主要的交通工具還是馬車。
現在不一樣了,大量的廉價車也跟著湧入。沒有核心技術的組裝工廠,自然沒有好日子過了,大量的市場份額被擠佔。
為了讓企業生存下去,拜倫不得不選擇裁員減產。可這些都只能解燃眉之急,想要度過危機還遠遠不夠。
客戶的日子不好過,麥考爾自然不能提訂單的問題了。某種意義上來說,現在大家都是一條船上的人。
想要過舒心日子,就只能先把自由貿易體系給擊垮,靠關稅壁壘保護市場。
“樂觀一點兒我的朋友,會好起來的。困難只是暫時的,主要還是自由貿易體系的問題。
如果沒有這個體系,我們就能夠提高關稅保護市場,為企業贏得發展的時間。
奧地利人當年就是這麼幹的,要不是實施貿易壁壘政策,他們根本就不可能成為現在的世界第一工業強國。”
說謊也是一門學問,作為一名合格的資本家,這是最基礎的生存技能。
儘管麥考爾自己都不相信,靠貿易保護不列顛的工業就能夠趕超過去,但在氣勢上絕對不能夠慫。
舉起酒杯碰了一下,拜倫直接一飲而盡,隨即同仇敵愾的說道:“我的朋友,你說得不錯。
都是那份邪惡《自由貿易協定》的錯,要不是因為這份條約,不列顛的財富也不會被人侵吞掉。
為了不列顛,我們必須要糾正這個錯誤。絕對不能讓這份該死的條約,繼續茶毒不列顛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