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後續影響(2 / 3)

小說:神聖羅馬帝國 作者:新海月1

們打個兩敗俱傷,對法奧兩國來說就是戰略上的勝利。

就算英國的造船工業更強,海軍補充速度更快。可這只是針對一家的,和法奧兩國加起來比,又要差那麼一點點。

看兩強標準就知道了,口號喊的驚天動地,要實現目標依然是遙遙無期。

強奪蘇伊士運河不是一個好主意,很容易引爆矛盾。大英帝國沒有做好和兩個大帝國開戰的準備,甚至和其中任何一個開戰都要命。

打贏了,收不回來戰爭成本;打輸了,世界霸權都有丟掉,殖民帝國也保不住。

法奧兩國不一樣,就算是輸了戰爭,也有足夠的實力保住非洲殖民地。

英國陸軍規模就那麼點兒,就算是想要去搶,他們沒那份兒實力。海上封鎖對這種大陸根本就沒用,非洲大陸海岸線也是上萬公里,根本就封鎖不過來。

外交大臣雷斯林反對道:“採用武力行動是最糟糕的辦法,不但不能夠達到目的,還有可能讓事情變得更加糟糕。

蘇伊士運河已經開通了,想要堵回去法奧兩國肯定不會答應。既然如此,我們何不退而求其次,加入進去呢?

蘇伊士運河戰略價值雖然高,可運河公司未必馬上就能夠贏利,高昂的建設成本已經讓股東們喪失了信心。

我們完全可以收購一部分股票,在運河公司內部發出我們的聲音,法奧兩國也不能阻止合法的商業貿易。”

雷斯林的提議正中約翰-羅素首相的下懷,不是他們欺軟怕硬,而是現實利益需要。

和弱者講拳頭,和強者講規則,這是19世紀帝國主義的行為準則。大家都是列強,自然要按照規則辦了。

縱觀歷史,大英帝國什麼時候衝動過?原時空英國人就衝動了那麼一回,結果不但把自己搞得五勞七傷,欠下了一屁股債不說,還賠上了世界霸權。

不等約翰-羅素開口,海軍大臣愛德華反對道:“沒有那麼簡單,法奧兩國不是傻子,他們願意讓我們入場麼?

要是遭到兩國政府的反對,我們就算是開出兩三倍的價格,也買不到股票。

據說民間流通股票沒有決策權,所有的權利都在法奧兩國政府手中,股東們只有監管運河公司財政的權利。”

不是他想要挑起戰爭,而是海軍需要亮一下肌肉,證明自身的重要性,以便爭奪來年的預算。

沒辦法,這就是海軍大臣最重要的工作。具體的海軍建設、訓練、指揮,那是軍方的事情,他一個文官出身的海軍大臣壓根兒就是一外行。

想要獲得海軍的擁戴,也非常的簡單,只要從政府手中拿到足夠的預算就行了。別的事情,他管的越少大家越開心。

最符合海軍利益的做法,就是派皇家海軍出去震懾一下法奧兩國,然後大家再達成協議。

無論有多少作用,都有海軍的一份兒功勞,在下一次預算爭奪中佔據了優勢。

本質和先收股票再和法奧兩國談判沒有區別,只是表達的方式不一樣。前者外交部佔主導,後者海軍部佔重要地位。

……

倫敦政府在爭執,巴黎政府也在討論。都是圍繞著蘇伊士運河進行,只是處理方式不一樣。

拿破崙三世在猶豫,要不要立即出兵佔據埃及,以保證對運河的控制權。

經過這麼多年的滲透,法國已經是埃及第一大實力,培養了一大批的親法派帶路黨。

要是再過幾年時間,他沒準可以兵不血刃的控制埃及。現在要是出兵佔據埃及,一場戰爭還是少不了的。

陸軍大臣埃德蒙-勒伯夫提議道:“陛下,只需要十萬軍隊,一年之內我們就可以佔領埃及。

如果只是控制蘇伊士運河的話,那麼五萬軍隊也可以實現目標。

埃及戰略位置非常重要,是我們非洲戰略中最重要的一環。如果拖下去,讓英奧兩國先動手就麻煩了。”

埃及可以算是在法國家門口,打贏或者是佔領埃及都不是問題,唯一要思考的是值不值得。

這還牽扯到了法國的戰略抉擇,到底是優先地中海戰略,還是優先中歐戰略。

一旦對埃及動手,下一步法國政府的戰略就是義大利地區,義大利各邦國都在法國人的目標中,西西里島更是首當其衝。

而放棄對埃及下手,就是要打普魯士、比利時、德意志聯邦政府的注意,萊茵蘭河以西的領土都在法國人的中歐戰略中。

這次法國軍方很和諧,都選擇了優先地中海戰略。柿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