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皇位也是意義非常的,儘管拿破崙時代立過義大利國王。
現在義大利還有不少拿粉,這些人就是拿破崙三世敢做義大利的底氣。有武力、有支持者、還有機遇,為什麼要退縮?
至於法理問題,大不了再來一次選舉。這次不要全民選舉,直接讓邦國政府選就行了。
作為撒丁王國國王也是有資格參選的,除了他拿破崙三世還有誰敢來搶這個位置?既然是唯一的候選人,自然要當選了。
理論上,倫巴第王國的路德維希一世也有資格參選的,倫巴第也算是義大利地區的一員。甚至弗朗茨頭頂上還有威尼西亞的王冠,也是候選人之一。
只不過,無論是弗朗茨還是路德維希一世,都不認為自己是義大利的一員,自然不會跑過去攪局了。
顯然,拿破崙三世不這麼想。在歐洲身兼數職是老牌貴族的標配,尤其是皇帝這種頭銜沒有人嫌多。
怎麼把倫巴第和威尼西亞兩個王國從義大利踢出去,成為了拿破崙三世最頭疼的問題。
拿破崙三世不認為在利益面前,一紙條約就能夠約束奧地利。要是中途發生了變故,弗朗茨跳出來參選義大利皇帝,他就替人做嫁衣了。
畢竟在家族影響力上,波拿巴家族還是比不上哈布斯堡,老牌貴族最深的底蘊就是親戚多、法理充分。
為了加快法國人的步伐,弗朗茨決定就不讓拿破崙三世為難了,還是自己主動退出好了。
……
美泉宮,弗朗茨召見了外交大臣韋森貝格,吩咐道:“外交部照會法國人,在維也納召開國際會議,對歐洲部分有爭議地區進行重新劃分。
比如說:威尼西亞和倫巴第地區,就應該屬於德意志地區,而不是義大利地區,現在這裡是德語文化圈。”
這是拿破崙三世想做,而又不敢做的事情。名義上分割義大利地區,實際上這也是對即將誕生的義大利帝國主權進行定義。
不管義大利地區的統一思潮如何兇猛,自從羅馬帝國崩潰後,義大利地區就再也沒有統一過,這是不爭的事實。
所謂的法理主權,根本就不存在。現在倫巴第和威尼西亞不願意和他們混,也不存在任何法律問題。
地區又不是國家,何談主權?在義大利邦聯帝國誕生前,提前把地理名詞變更一下,就是弗朗茨向拿破崙三世放出的政治訊號。
反正地域上的劃分,都是人為進行的。現在重新進行劃分,也不是不可以。只要法奧兩國保持一致,變更一下地域範圍又算得了什麼?
這又不會涉及到各方的利益,就算是有人反對,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劃分的理由,弗朗茨都想好了,就按文化組成好了。
這麼一來,德意志地區的定義就更廣了。除了倫巴第和威尼西亞外,巴爾幹半島大部分地區都變成了德意志地區。
不管外界認不認可,反正奧地利的官方檔案上可以變了。這些地區現在的確是德意志文化圈,按照文化傳統劃分沒有毛病。
韋森貝格想了想說:“陛下,這麼做,恐怕有些麻煩。這些區域只是大家按照習慣叫的,要是按照文化圈劃分割槽域,恐怕會引起很多國家的警惕。”
警惕是必然的,誰讓奧地利的宣傳標語就是統一德意志地區呢?政治口號都這麼喊了,大家不警惕才怪。
當然,不喊這個口號也好不了多少。在歐洲隨便拉一個人,問:奧地利有沒有統一德意志地區的野心,答案都是一致的——有。
反正都藏不住,不如正大光明的喊出來。這麼些年,維也納政府口號喊得驚天動地,結果依然是一樣的。
警惕歸警惕,卻不至於讓大家仇視。畢竟弗朗茨可不是啥激進分子,高舉“和平統一”的大旗,神羅帝國中那麼多邦國就是榜樣。
如果不是擔心引爆歐洲局勢,弗朗茨隨時都能夠拆分德意志聯邦帝國。這些年可有不少小邦國,被奧地利給拉攏了。
現在要是再擴大德意志地區的範圍,估計瑞士、比利時、荷蘭都要睡不著覺了。
弗朗茨無所謂的說道:“不要擔心,劃分地區的同時,大家可以簽訂一份國際公約,以法律形勢明確‘區域名詞不能成為統一的法理依據’,讓他們安安心。”
這都是廢話,區域名詞從來都不是統一的法理依據。難不成大家都是地球人,就可以合法統一地球了?
所謂的讓人安心,還不如說是在忽悠人,讓他們放鬆警惕。至於未來,弗朗茨真的沒有打過他們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