鎊,就全部打了水漂。
除非倫敦政府有自信,可以讓法奧兩國還錢,不然英國財團是不會容忍撒丁王國完蛋的。
毫無疑問,無論是拿破崙三世、還是弗朗茨,都不可能當這個冤大頭。
這是侵略,可不是繼承。從來都只有繼承者繼承債務的,沒有誰聽說過侵略者還要承擔債務。
涉及到了數千萬英鎊的鉅款,英國人的面子也不好使。確切的說只要是涉及到了利益,英國人的面子都不好使。
……
另一邊馬爾蒂奇和法國外交大臣奧弗涅就相談甚歡了。在維也納政府支援法國政府吞併撒丁王國的大前提下,兩人想談不攏都難。
作為回報,法國政府承諾開放若干海外殖民港口,給奧地利海軍提供補給。
先前維也納政府已經和西、葡、荷三國達成了協議,加上這次和法國人的協議,奧地利海軍有能力進入世界上任何一片大洋。
從戰略上來說,這意味著奧地利海軍全球化戰略,又向前推進了一步。
當然,法國人的收穫會更大。現在只要拿破崙三世能夠頂住歐洲各國的壓力,就可以把撒丁王國吃下去了。
然後,就慢慢鎮壓叛亂了。反正法國人造反經驗豐富,和義大利人交流一下,沒準又能夠迸發出新的火花。
頂不住壓力也沒有關係,至少英法聯盟之路斷了。傲氣十足的法國人,不可能一直給英國人當小弟。
尤其是損害到了他們的核心利益過後,那怕是拿破崙三世再怎麼親英,兩國在政治外交上還是會對立起來。
英國駐法使館中,現在的氣氛非常的詭異。
為了給撒丁王國站臺,英國外交大臣托馬斯親自前來參加這次巴黎會議,並且還是提前趕來的。
托馬斯嚴肅的問道:“加富爾首相,你確定剛才說的話是真的麼?”
由不得他不慎重,要是法奧兩國達成一致瓜分撒丁王國,他們就被動了。倫敦政府除了吼上幾嗓子外,根本就無能為力。
唯一的辦法就是提前動手,破壞這次法奧聯手,或者是聯合歐洲各國一起施壓,逼迫兩國做出讓步。
無論是哪一種結果,都不是倫敦政府希望看到的。至於撒丁王國,他們的結局非常明顯,無非是賠多少的問題。
外交失敗了,賠上全部家底;外交上成功了,就大出血收場。刺殺皇帝不可能不付出代價,法國人的面子還是要給的。
加富爾哭喪著臉說:“托馬斯先生,在這種事情上面,我怎麼可能開玩笑呢?”
這是最糟糕的情況,他也不想看到,怎麼可能憑空捏造呢?維也納抓捕了燒炭黨刺客的訊息,他們都還不知道,不然兩人就不會對維也納政府的做法感到疑惑了。
要是沒有這個藉口,弗朗茨就算是想要算計法國人,也不可能做的這麼順暢。
維也納政府中反對縱容法國的聲音可不小,那怕是弗朗茨也不可以無視大家的呼聲。
刺客被捕過後,情況就不一樣了。為了政治正確,所有人都站在了撒丁王國的對立面。
托馬斯徘徊了幾步,然後說道:“奧地利政府一定發生了變故,前不久我們駐維也納大使傳來訊息,奧地利政府中主張限制法國擴張的聲音還佔據了主導地位。
有梅特涅那個老狐狸在,他不可能不知道放任法國擴張的威脅。
上一次奧撒戰爭中,奧地利都有機會吞併撒丁王國,他們都放棄了。足以證明奧地利政府對你們並沒有野心。
現在奧地利政府根本就沒有換過界,內閣成員一個都沒有變,政治上的立場轉變不可能這麼快。”
托馬斯分析的非常透徹,政治立場是不可能隨意改變的,這還伴隨著施政理念。奧地利政府這種穩定的構架體系下,更加不可能發生朝令夕改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