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不是超前,新神聖羅馬帝國的《安全衛生法》就出爐了,用法律的形式強制在全國執行。
首當其衝的就是工廠,必須要改善工人的生活環境,以滿足安全衛生法上的最低標準。
這個時候不把工廠放在城市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從周邊拿地非常的容易。
反正隨著非洲殖民地的開發,大量廉價木材湧入了國內,修建木製房屋成本非常的低,十天半個月的功夫就可以解決問題。
這對停留在市區的工廠自然不和諧了,在寸土寸金的大城市拿地成本可要高得多。
這些問題弗朗茨可管不著,政府早就下令讓工廠搬到郊區,減輕城市的負擔。
早些時候搬遷,還有政府發放的搬遷補助,既然選擇了不聽話,那麼現在就自己兜著好了。
城市安全用水也被提上了日程,一旦改建完成,就由自來水公司統一供水,亂七八糟地下水井可以淘汰了。
為了培養大家喝開水的良好習慣,政府強制勒令工廠、企業、公共場所、政府機構,提供的飲水全部都必須是開水。
藉口就是預防霍亂,兩年前英國人剛剛證實了霍亂傳播和飲水、安全衛生有關係,歐洲大陸就掀起了衛生大革命。
霍亂並沒有消失,仍然隔三差五的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是這個年代最恐怖、且最常見的瘟疫。
敢阻止執行安全衛生法的,那就是故意散播瘟疫罪,扣帽子無論在任何時代,官僚們都是最擅長的。
後世常見的垃圾桶,也被引入了維也納的大街小巷,亂扔垃圾逮住了也不罰款,直接罰掃大街。保證讓人印象深刻,終身難忘。
新布魯克
國內進行的安全衛生大整頓,到了殖民地又不一樣了,這裡壓根兒就沒有任何工廠企業,就連家庭式的小作坊都很少。如果硬要說是有,那也是礦場。
資本家虐待工人的事情,在國內還有可能發生,到了這裡誰敢這麼幹,人家分分鐘就走人。
殖民地到處都缺工人,誰捨得把自家的工人往外推?勞動力市場上的供求關係,就決定了勞資雙方的地位。
安全衛生條例在礦場推行沒有難度,人都是怕死的,非洲大陸的死亡率這麼高,為了預防傳染病勤洗熱水澡、喝開水都是小問題。
反正增加不了什麼成本,建員工宿舍可以組織工人自己動手伐木,燒水的燃料也可以組織工人自己動手,不需要去購買。
斯蒂芬中校高興的說:“諸位,國內已經決定把新布魯克殖民據點,正式升格為新布魯克市,恭喜大家都升官了。”
維也納政府有意重點經營非洲大陸,這個“新布魯克市”和國內市,在行政上處於同一檔次。
斯蒂芬中校本人也因為治理有功,直接成為了首任市長,至於軍官出任地方官的問題,在奧地利不存在任何障礙。
文轉武不可能,但是武轉文卻是一直都存在,維也納政府高層,基本上都有從軍經歷。
現役軍官變成地方行政長官的事情,已經是屢見不鮮了。國內都可以這麼幹,殖民地就更不用說了。
這裡還沒有國內那麼多亂七八糟關係,完全是唯政績論。斯蒂芬中校沒有太強的能力,軍人出身的他,最大優點就在於嚴格執行國內的命令。
可以說是死板,也可以說是生硬。維也納政府都不管那麼多,最終的結果是:新布魯克發展的井井有條,中央政府的命令被貫徹了下去。
在各個殖民據點移民死亡率居高不下的情況下,新布魯克的情況就一騎絕塵了。
按照弗朗茨的用人準則,他們就該升官了,把周邊的幾個據點劃了過來,組建了奧地利在非洲大陸的第一個市。
停頓了一下,斯蒂芬繼續說道:“不過,大家不要高興的太早了,升官了我們的責任也更大了。
接下來我們的工作重心,除了推廣安全衛生知識、降低疾病帶來的死亡率外,還要想辦法發展殖民地經濟,主要是發展農場和種植園經濟。”
礦業局長戈爾德疑惑的問:“市長先生,為什麼是發展農場和種植園經濟,而不是重點發展采礦長業呢?”
斯蒂芬中校回答道:“採礦業不是長久之計,我們目前發現的金礦可能在幾年,或者是十幾年後就採空了,到時候當地的經濟怎麼辦?
國內的計劃是長期佔領幾內亞,所以發展可持續的農場和種植園經濟,就非常的有必要了。
當然,採礦業也不能夠荒廢,這是目前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