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內亞
前期發現金礦已經開始運營,紛亂的局勢直接打消了菲克尼男爵繼續尋找金礦的念頭。
競爭對手實在是太多了,為了利益黑吃黑的例子實在是太多了。
幾內亞地區還算是好的了,這裡完全被奧地利殖民政府所掌控,已經建立起來了基本秩序。
金礦產權只要在殖民政府登記報備了,就算是礦主發生了意外,那也是政府收回產權,絕對不可能落入其它人手中。
強奪金礦的行為,受到殖民地政府的嚴厲打壓,逮住了就送絞刑架,這才杜絕了大規模火拼。
奪取不了金礦,並不意味著就太平了。把黃金開採出來,還必須要賣出去,運輸的路上就是最危險的時刻。
為了打擊金盜,殖民地駐軍都出動幾次了,甚至不惜進行釣魚執法,還是收效甚微。
沒有辦法,大家只能加強防備,增加了護送人手,並且還不惜多跑幾次,減少每次運送黃金的數量,這才遏制住了這種情況。
……
“男爵閣下,我們金礦的產量已經提升到了每個月一千八百磅,按照現在每次運送一百磅的速度,實在是太慢了。
大量的黃金滯留在礦山中並不安全,萬一走漏了訊息,我們就危險了。”巴提格神父警告道
為金礦產量太高而煩惱,這要是說出去就是一個笑話,但是現在他真的就在為此而煩惱。
他的這座金礦,距離新布魯克足有兩百多公里,沿途都是森林太容易被人埋伏了。
每次運送黃金,他們都不敢事先確定路線,生怕走漏了風聲。
沒有辦法,他的殖民團隊人數不多,又要留守金礦,每次可以出動護衛隊都不超過七十人。
菲克尼男爵一臉肉疼的說:“先等等吧,我已經和新布魯克殖民政府溝透過了,後面由他們派人過來收取黃金,並且給我們運送後勤補給。”
為了安全起見,菲克尼男爵不得不低價把黃金賣給殖民政府,由殖民政府派軍隊出來收取黃金。
他不是沒有想過使用僱傭兵,可是傭兵團的佣金也不便宜,並且安全性也不是那麼有保障。
巴提格神父欣慰的說:“這樣最好不過了,錢是賺不完的,安全才是第一位的。
不過,你還要考慮一個問題,就是金礦工人數量不足。我們僱傭過來的這些工人都幹不長,基本上賺到一筆錢後他們就離開了。”
缺少工人,這是所有金礦都面臨的共同問題。菲克尼不是沒有想過僱傭當地的勞動力,可惜這些人真不是幹活的料。
自由散漫、無視金礦的規矩,不安規章制度操作。效率低下也就算了,關鍵是事故還頻繁發生。
堅持了一個月過後,他就對這些人絕望了。乖乖的掏高價,在殖民據點僱傭淘金客。
菲克尼男爵不確定的說:“這個問題,我已經給國內的朋友寫信了,讓他幫忙僱傭一批工人過來,我們這裡的薪水是本土的三倍,應該能夠招到人。”
這裡是非洲大陸,儘管薪水比本土高,可是死亡率也高啊!當初跟他一起出來闖蕩的人,已經有十分之一的人倒下了,病死的、戰死的、各種意外死亡的都有。
敢拼敢闖的人,不需要招募自己就跑過來了。剩下的普通人,只要不是在本土實在是活不下去了,誰願意過來冒險啊?
而菲克尼男爵需要的工人恰恰都是普通人,只又安安分分的普通人,才能夠把這份工作長期幹下去。
淘金客們只是沒錢的時候,過來打打工,錢賺後了他們又跑出去找黃金了。給自己尋找金礦,總比替別人賣命強的多。
這些跑單幫的和他們不一樣,找到金礦過後,直接賣給殖民政府拿錢走人。
巴提格神父點了點頭說:“這樣最好,如果可能的話我希望在年底前,就把教堂建立起來。”
他替菲克尼男爵效力,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一座屬於自己的教堂,而不是在別人手底下混日子。
新布魯克地區早就有天主教堂了,那是殖民地政府撥款建立的,這是歐洲文化的傳統,教堂已經是人們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菲克尼男爵許諾道:“放心吧,神父。我的信譽你是知道的,只要金礦走上了正規,我就出資給你建設教堂。不過,教堂選址你確定了麼?”
沉思了一會兒,巴提格神父才開口說:“本來我準備建立在新布魯克的,可是當地已經有教堂了,作為後來者,我想要在當地發展信徒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