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5年英國工程師貝塞麥發明了轉爐鍊鋼法,用機械代替人工攪拌,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這個年代,大家的保密意識都不高,訊息很快就傳了出去。當然想要保密也做不到,只要申請了專利技術就洩露了。
轉爐鍊鋼法又不是什麼高大上的技術,大家沒有采用,主要是思想理念上的問題,並不是說攪拌的機械生產技術有多難。
訊息傳遞到維也納後,立即引起了轟動,這意味著鋼鐵生產效率將大大提高,市面上缺少鋼材的窘迫局面將得到改善。
偶爾翻越了報紙的弗朗茨,看到這項技術過後,才想起了這個年代的鍊鋼技術還非常的原始。
奧地利最大的鋼鐵集團,擁有員工十餘萬人,年產鋼鐵不過五十餘萬噸。
就這點兒產量,還佔據了新神聖羅馬帝國鋼鐵總量的半壁江山,號稱歐洲大陸第一鋼鐵集團。
奧地利的鋼鐵產量也僅此於英國人,排在世界第二位,總產能已經超過法國人了。
這個資料已經足以令維也納政府滿意了,現在奧地利鋼鐵的產能以每年百分之二十以上的速度增長,完全就是開掛式的發展。
造成產能暴漲的主要原因,還是市場需求造成的,現在鋼鐵市場完全是供不應求,不光是奧地利,整個歐洲大陸都處於供不應求狀態。
現在國際上的鋼鐵出口商,主要就是英國人,比利時也是鋼鐵出口國,剩下的國家不進口鋼鐵,就算是工業強國了。
努力種田五年,鋼鐵產能終於突破了百萬噸,這還是建立在兼併南德意志地區的前提下,不然還達不到這個資料。
維也納政府的歡欣鼓舞,弗朗茨沒有半點兒驚喜。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現在英國人的鋼鐵產能已經逼近三百三十萬噸了,和歐洲大陸的總和差不多。
到了這個時候,需要開掛了。在鋼鐵產能上,英法的本土資源就決定了他們鋼鐵產能的上限。
就算是鋼鐵技術繼續取得突破,也沒有辦法解決這些問題。短期內還看不出來,到了後期資源不足就限制了他們的增長。
當然,他們有殖民地可以進行彌補資源上的不足,可是成本上的增加,也造成了利潤上的下滑,讓資本家們喪失了繼續投資的興趣。
弗朗茨關心的問:“阿爾吉斯特先生,採用平爐鍊鋼,在我們現有的技術上有沒有可行性?”
沒有辦法,事情太多了,弗朗茨都忘了推動鋼鐵技術革新上,還有這個掛可以開。
當然,在這個問題上他連業餘選手都算不上,平爐鍊鋼技術弗朗茨就記得“平爐鍊鋼”四個字,具體的內容這個不是專業人士誰知道啊?
阿爾吉斯特一臉懵逼的望著弗朗茨,平爐鍊鋼是什麼鬼,難道把爐子平放麼?
這個問題,弗朗茨也無法回答啊!只能生硬的解釋道:“就是透過改變鍊鋼爐,提高冶煉鋼鐵的效率和質量。”
阿爾吉斯特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還是一頭霧水,不確定的回答道:“陛下,這個問題需要經過大量實驗才能夠知道,要不我先去做實驗?”
“好!”弗朗茨毫不猶豫的回答道
顯然,這不僅僅是理念上的問題,還有技術上的問題。至少弗朗茨可以肯定,絕對不是把鍊鋼爐平著放就行了。
打發了阿爾吉斯特,弗朗茨決定以後這種事情,還是不要盲目硬上的好,涉及到了工業技術,還是直接挖人算了。
不就是西門子家族麼,難道憑藉他在德意志地區的影響力,還怕挖不到人?
弗朗茨可以自豪的說,經過了這麼多年的經營,除了普魯士的容克大貴族挖不動外,別的人基本上就是價錢的高低。
容克大貴族是沒有辦法,這個真的挖不動,人家是軍隊擁有國家,弗朗茨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給出那個待遇。
當然普通的容克貴族,跑過來給他效力的人也不少,畢竟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裡的道理,很多貴族都是懂的。
從現在的發展來看,德意志地區顯然是新神聖羅馬帝國更加具有潛力,也是最正統的存在。
最重要的是弗朗茨執行的政策,最能夠保障大家的利益,就算是已經加入德意志聯邦帝國的邦國,同樣在和維也納政府眉來眼去。
儘管巴黎會議強行把德意志地區進行了拆分,可這並不意味著德意志地區的民眾,就真的願意接受了。
反而因為這次列強的干涉,讓大統一的思想傳播的更廣。尤其是叛逆的中二少年們,都變成了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