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轟動(3 / 3)

小說:神聖羅馬帝國 作者:新海月1

量的殖民地,根本就開發不過來。

反倒是奧地利的情況要好些,殖民地數量不多,國內的人口數量不少,人口增長率又遠高於西歐,才有足夠的人力資源進行深入開發。

財政大臣卡爾提醒道:“陛下,如果政府放棄對金礦的壟斷,恐怕我們的殖民地很長一段時間,仍然會處於虧損狀態。”

“這種虧損在我們的承受範圍之內,捨棄了壟斷金礦的利益,卻可以獲取大量的移民湧入。

我們人為控制一下,淘金潮至少可以持續五六年,只要這些淘金客中能夠留下來三分之一的人,我們在非洲大陸的根基就穩了。”弗朗茨淡定的回答道

淘金的人未必能夠賺到錢,但是給淘金客提供後勤補給的人,一定會賺到錢。

政府需要的是一個長期可持續發展的殖民地,而不一個因為金礦開採而繁榮,因為金礦採掘完了而蕭條的殖民地。

殖民地虧損,是真的虧損了麼?這筆賬就要看怎麼算了。

如果單純的計算稅收和行政、軍費開銷,那麼賬面上或許會出現虧損,可是淘金熱同樣會在當地形成一個市場,可以擴大奧地利國內工商業商品的銷售。

比如說:帳篷、水壺、鐵鍬、五金、船舶……

這麼多相關產業都獲得了訂單,必然會產生大量的稅收,反饋到財政收入中。

還不能填補虧損,那麼政府在當地收購黃金,用來做儲備金髮行貨幣,收取的貨幣稅摺合上去,總能夠贏利了吧?

各國虧損的殖民地也不是一個兩個,可是大家依然沒有放棄,就知道這幕後潛藏的利益了。

……

維也納政府放開了封鎖,幾內亞發現大型金礦的訊息,迅速在新神聖羅馬帝國傳播了開來,然後蔓延到了整個德意志地區。

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繼菲克尼男爵發現金礦過後,又有人陸續發現了金礦,只不過這些金礦並沒有那麼大。

不過沒有關係,只要有金礦就行了。甚至某些含金量太低,沒有開採價值的金礦,也被無良的殖民部拿出來進行宣傳。

反正都是金礦,官方只是公佈一下儲量,對礦石含金量給出了一個含糊不清的數字。

比如說:0.8~45克,0.8克每噸的含金量未必是最低的數字,但是45克每噸的含金量一定是最高的,甚至是遠遠超過了最高含金。

這些資料用來糊弄普通人已經足夠了,每一塊礦石的含金量都不盡相同,擁有這麼大的差距也是正常的,再垃圾的金礦偶爾也會出一塊高品質礦石啊!

媒體也非常配合的宣傳,某某某在淘金潮中一夜暴富,比如菲克尼男爵就變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所以人都知道他一夜之間變成千萬富翁。

至於財富還埋在地下,開採金礦也需要成本的事實,被媒體果斷的忽略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