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島上的數十萬頭牲口都沒了,那麼大家擔心的水源就不是問題了。”
費利克斯首相提醒道:“陛下,這些牲口是當地民眾的生計,如果不讓他們畜養牲口,恐怕當地人難以為生了。”
弗朗茨一臉神聖的說:“這是小問題,區區幾萬人而已。問一下埃及政府願不願意接收,如果他們不肯接受,就運動西非殖民地安置。
當地的民眾都離開了,這幾萬人使用的水資源,應該夠我們兩個團計程車兵消耗吧?
西奈半島的自然環境,已經被當地人破壞的不成樣子了,在歷史上這裡曾經還是綠樹成蔭、牛羊遍地的沃土。
如果我們再不加以保護,任由他們破壞下去,要不了多久,當地的自然生態就全完蛋了,曾經美麗的西奈半島也會變成一座死島。
現在把上面的民眾轉移安置了,禁止進行農業生產,禁止畜養牲畜,就可以把當地寶貴的水資源節省下來。
我們的駐軍可以在訓練之餘的閒暇時間,在島上植樹造林或者是種草,不斷的擴大綠洲面積,為美化地球盡一份力。”
這一刻,弗朗茨彷彿變成了一名環保主義者。絕對不是為了給駐軍解決水源問題,他才要進行移民的!
幾十萬頭牲口都是用水大戶,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水資源。
如果把這些珍貴的淡水資源用來植樹造林,每年都可以輕鬆的增加幾十平方公里山林,如果用來種草,那就增加的更多了。
儘管現在看起來是那麼微不足道,可這是一個良性迴圈啊!理論上這麼努力個幾百年,西奈半島上的沙漠綠洲計劃就完成了。
看到機會的路易斯大公一個馬屁拍了上去:“陛下,言之有理。為了西奈半島的自然環境,我們必須要立即採取行動。”
對於弗朗茨的這個提議,大家當然不會反對了。開發非洲大陸需要大量的人口,把西奈半島上的民眾遷移過去打散安置,完全就是一舉兩得。
當然,如果埃及政府肯接受這批民眾的話,那麼就更好了,維也納政府又可以省下一筆款子。
財政大臣卡爾一臉肉疼的說:“陛下,從西奈半島移民的問題,先暫時擱置吧!
我們達爾馬提亞地區接受的難民,都還沒有全部運過去,現在要是盲目增加移民,對殖民地的後勤壓力實在是太大了。
去年我們殖民地的淨虧損為58.8萬神盾,今年我們殖民地的淨虧損額有望突破120萬神盾,儘快扭虧為盈才是當務之急。”
沒有辦法,奧地利的殖民活動正處於淨投入階段,想要獲得回報,至少也要等殖民地進入生產狀態後。
現在的非洲殖民據點,除了在當地開闢農場外,就只有下海打打魚,要不就去打打獵,彌補一下食物上的不足。
伐木場已經在籌建中了,不過因為要當地土著部落的襲擊,目前還在清繳中,短時間內無法投入生產。
至於,所謂的棉花種植園、橡膠種植園、咖啡種植園……都處於計劃之中,不是資本家、貴族都派人去考察了。
短期內,這些產業都是見不到收益的。如果沒有礦產出現,三五年內都很難實現收支平衡。
這也是各國不願意投資殖民地的原因,這個投資回報週期實在是太長了,有這個時間不如去尋找有金銀礦產的殖民地開發,或者是直接壓榨當地土著。
這是經營理念上的不同,弗朗茨開發非洲大陸,主要目的是為了解決國內的資源不足,和減少國內的移民外流。
非洲殖民地雖然開闢的時間段,可怕在維也納政府的鼓吹下,國內自發加入移民大軍的就超過了三萬人。
這些人才是開發非洲大陸的主力,現在只要報名都可以受到政府的僱傭,拿著超過本土一倍的薪水,還可以擔任殖民地政府的基層官員。
如果想要發財,加入開擴隊好了。清繳土著部落的所有戰利品,都歸個人所有,完成任務後還可以領取一筆賞金。
弗朗茨自信的說:“不用擔心,我們在非洲大陸上的殖民地還處於原始狀態,從來都沒有進行開發過。
按照地質學家們的說法,在河流沿岸很有可能出現沖積金礦。目前採集的河沙中也存在微量黃金元素,擁有金礦的機率很大。
只要發現一個大金礦,我們的投入就全部收回來了,還有大片的肥沃土地,怎麼也是大賺。
對西奈半島的移民不著急,我們有的是時間,過上兩三年再行動也可以,駐軍也可以慢慢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