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大學內
一名青年學生激動的說:“不可能的,拜爾。現在除了南北德意志分治外,我們還有更好的選擇麼?
外有歐洲各國的干預,內有普魯士王國這個叛徒。在這種背景下,你居然想要強行統一德意志地區,你知道這麼做的後果麼?
你簡直就是瘋了,一旦戰爭爆發,成千上萬的德意志民眾將要流離失所,偉大的德意志民族就會像波蘭人一樣沉淪。”
這個世界上,永遠不缺乏理想主義者,拜爾就是其中之一。
拜爾針鋒相對道:“施泰因,不要大呼小叫。干涉聯盟看起來強大,實際上真正有能力出兵干預德意志地區統一的,只有英法俄三國。
現在三國矛盾重重,能夠組成聯軍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如果他們各自為戰,我們未必沒有一戰之力。”
旁邊一人譏諷道:“沒錯,我們的確有一戰之力,一戰過後德意志民族就變成了歷史,或者是學習普魯士蠻子當叛徒,向敵人俯首稱臣。”
……
不是所有人都喜歡戰爭,即便是德意志民族主義者,大部分人仍然希望可以和平統一。
面對各國的聯合干預,很多人都是有理智的,知道德意志聯邦無力抗拒歐洲各國的共同意志,妥協就成為了唯一的選擇。
南北德意志分治理論,與其說是奧地利政府在幕後推手,還不如說是這些理智派需要。
在大統一無法實現的情況下,這是大家被迫選擇的第二方案。
在南德意志地區還好,南北分治過後,他們和奧地利合併,同樣是全世界最強大的國家之一,大部分民眾還可以接受。
北德意志地區就不行了,沒有喜歡叛徒,和普魯士王國合併,很多人心裡那道坎就過不去。
其次,北德意志地區加在一起,也僅僅只是踏入了列強行列,距離真正的大國還有一定距離,這也不是他們想要的。
在這種背景下,漢諾威王國又流傳出來了一種新思想,瞬間在北德意志地區蔓延開來,還流入了南德意志地區。
“踢出普奧兩國,剩下的德意志邦國組成一個新的國家。”
這個說法,在北德意志地區很有市場,不願意和普魯士王國合併的民眾情願加入這個新的國家。
儘管這個國家建立起來僅僅只是一箇中等國家,二十來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加上一千七八百萬的人口,距離大家心目中的大國夢還很遠。
毫無疑問,這裡面肯定有大英帝國的手筆。一旦德意志地區三足鼎立建立,無論是奧地利、還是普魯士、又或者是這個新生的國家,都喪失了統一德意志地區的能力。
這樣的平衡體系下,歐洲大陸將變得更加穩定。在符合英國人利益的前提下,也免去了法國人的後顧之憂,就連俄國人都對這種體系非常的動心。
這種理念早就有了,巴伐利亞政府就是三足鼎立的支持者,可惜這種思想,在德意志地區缺乏支持者,連巴伐利亞人都反對。
現在的情況發生了變化,確定德意志地區無法統一後,又不想和普魯士王國合併的北德意志邦國,變成了這種思想的擁護者。
遠在聖彼得堡的弗朗茨,還不知道約翰牛已經出手了,而且還是一擊致命那種。
有了民眾基礎的理論,就不僅僅只是一種理論思想了,還有可能變成現實。
南德意志地區的民眾未必支援這種論調,但是這些邦國政府就不一樣了。跟著奧地利混,他們的話語權註定有限。
話語權意味著利益,一群小邦國合併在了一起,誰也不能夠一家獨大,那必須要聯邦制啊!
聯邦制國家,中央政府的權利註定了不可能太大,大家的利益都可以得到最大的保障。
在利益的刺激下,這些小邦國政府不由自主的在國內宣揚這種理論,暗流在德意志地區湧動。
巴登
弗里德里希親王正在猶豫,要不要加入英國人組織起來的聯邦帝國,要是按照英國人的說法,加入了這個帝國他們將獲得最大的利益。
“諸位,英國人的提議,你們怎麼看?”
沉默了片刻功夫後,首相沃爾茨回答道:“殿下,如果英國人的計劃順利事實,我們加入聯邦帝國自然更加符合我們的利益。
巴伐利亞王國還在奧地利的控制中,他們吐出來的可能性不大。
新的聯邦帝國建立起來,誰也不可能一家獨大。我們和漢諾威、符騰堡、薩克森、黑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