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足夠的利益,隨便從倉庫中拿些武器彈藥湊數,同樣可以應付過去。
財政大臣的態度非常明顯,那就是沙皇政府財政非常糟糕,戰爭過後很有可能會破產,奧地利沒有必要跳這個坑。
財政破產,在歐洲大陸從來都不是一件新鮮事。尤其是沙皇政府,一旦政府債務超過了承受能力,他們就會宣佈破產。
政府破產意味著前面的債務他們無限期的暫停支付,也可以理解為不還了。這種事情沙皇政府幹得多了,很多債主被坑的欲哭無淚。
當然不是每個國家都有資格賴賬,這個年代還有一種方式收錢——武力討債。
小國就算是宣佈破產,通常也只是賴掉個人債務,列強的債還是要還的,比如說:列強監管財政。
墨西哥就是一個反面例子,沒實力也敢學習人家賴賬。1862年總統胡亞雷斯宣佈暫停支付債務,然後法國債主就殺上門去了。
這種方式對俄國人無效,還沒有哪個債主有能力殺到聖彼得堡去要錢。坑的次數多了過後,資本市場上就沒人借錢給沙皇了。
弗朗茨詫異的問:“俄國人的財政已經惡化到了這種程度?”
在他的記憶中,沙皇政府的財政雖然糟糕,卻沒有到崩潰的地步。就算是打一次普俄戰爭,也不至於馬上破產。
財政大臣卡爾解釋道:“陛下,近代以來,普通的歐洲國家只要能夠堅持下去,就會盡可能的想辦法還債,很少有賴賬的,然而俄國人是例外。
根據以往的經驗,沙皇政府的債務到達了一定程度,他們就會宣佈破產。最近我們收集到了一個情報,沙皇政府已經做好了破產預案。”
弗朗茨無話可說了,其實中世紀時期國王宣佈破產賴賬的事情很多,幾乎每隔幾十年都會來一次。
很多資本家都被坑哭了,其中以猶太資本家被坑的最多。這是太有錢的緣故,大部分的錢聚集到了他們手中,不找他們借錢找誰?
當然,被坑的國王也很多。猶太資本招人恨,就是因為他們常常在貸款合同中埋釘子,不少借錢的國王都上了當,要額外支付很多利息。
事實證明統治不好惹,尤其是君主制時代,敢騙他們的錢,都是要付出代價的。歐洲大陸的排猶運動,大部分就是這麼來的。
進入近代,資本的力量不斷壯大,各國政府透過破產賴賬的事情越來越少,尤其有列強背景的國際貸款更加不敢賴賬。
大家一起賴賬的年代,自然是沒有關係,反正天下烏鴉一般黑。可是突然間別人都開始遵守規則,就剩下你一個人賴賬就很突出了。
債主們一宣傳,沙皇政府的信譽就這麼完蛋了。沒有了信譽,很多事情都不好辦,才有俄國人使用金幣、銀幣的尷尬局面。
弗朗茨想了想說:“那麼我們也對外收緊銀根,提醒國內的金融界加強警惕。
對俄國人的支援,以實物援助為主。所有的對俄大額貸款,都必須要有抵押品。”
這也算是落井下石了。這些限制條件,無疑是增加了沙皇政府對奧地利資本市場融資的難度。不過只要沙皇政府不賴賬,就算是拿出再多抵押品也無妨。
有了抵押品,就算是俄國人宣佈破產,也不可能賴掉這些債務。畢竟抵押品的價值,通常都是超過貸款的。
弗朗茨也是不得不為之,要知道前不久沙皇政府就拿阿拉斯加衝抵了257萬神盾的債務,還附帶欠下了一個人情。如果不是真的撐不住了,俄國人絕對不會這麼幹。
……
在奧地利擔心俄國人破產的時候,倫敦政府也面臨了同樣的問題,作為歐洲大陸是最窮兵黷武的國家,普魯士王國可不是有錢的主。
現在借錢給柏林政府,風險一點兒不比貸款給俄國人低。柏林政府發行的戰爭債券,在倫敦金融市場上遇冷。
如果普魯士王國賭贏了,那麼還有可能還得起錢;要是普魯士王國輸了,或者是兩敗俱傷,這些投資都打水漂了。
看好普魯士的人不多,大家不願意拿錢去冒險。即便是債券利息已經提高到了年息15.8%,銷量依然不容樂觀。
作為普魯士王國的金主,倫敦政府自然不能夠看著這種情況發生。沒有足夠的錢,普魯士王國拿什麼打這場戰爭?
財政大臣阿加瓦爾說道:“我們已經給普魯士人發行的戰爭債券,至今為止只是銷售出去了186.9萬英鎊,距離發行額1500萬差距太遠。
民眾們不看好他們能夠贏得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