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恐怕不容易,就算是成功開闢了殖民地,後面的利益分配也是一個麻煩。”
保羅胸有成竹的說:“陛下,有麻煩才有機會。當各邦國產生了矛盾,才不會聯手和你對著幹。
只有分化瓦解了邦國聯盟,你才有能夠真正掌控這個帝國。”
“帝國”這兩個字落在喬治一世腦海中總是感覺很刺耳,不過作為一名皇帝,他還是渴望掌權的。
至於奧地利的威脅,從頭到尾兩人都默契的沒有提。和威廉一世不一樣,喬治一世從來都沒有期待可以武力對抗奧地利。
德意志聯邦帝國本來就是一個需要國家,自身實力有限,最佳的存身之道就是在大國之間充當緩衝。只要歐洲大陸不是一家獨大,他們就是安全的。
在這種理念下,漢諾威王國的軍備幾乎沒怎麼發展,經濟反而走到了歐洲的前列,和普魯士王國成為了一組鮮明的反比。
……
維也納宮
外交大臣韋森貝格說道:“陛下,普魯士和德意志聯邦都接受了我們的邀請,可以開始下一步計劃了。”
聽到了這個訊息,弗朗茨直接拿出了一副南洋地區的地圖,上面清洗的標註著各國的勢力範圍。
“你們覺得什麼地方適合他們?”
既然是誘餌,自然不能沒有油水。要不然人家好不容易鼓起的野心,就直接折騰沒了。
只要第一塊殖民地賺到了,後面就不需要弗朗茨繼續幹涉,在利益的作用下,他們會在殖民道路上越走越遠。
外交大臣韋森貝格提議道:“陛下,讓德意志聯邦殖民馬來西亞,讓普魯士王國殖民蘇門答臘或者是中南半島,應該是不錯的選擇。”
毫無疑問,這種安排也是有深意的。不要看這些地區還是無主之地,實際上英國人已經盯上了馬來西亞,只不過目前還沒有功夫吃下去。
要是奧地利佔據了馬來西亞,就威脅到了新加坡的安全,為了馬六甲海峽約翰牛肯定不會答應,換了德意志聯邦帝國就不同了。
小國沒有威脅,同時還是英國人的小弟。約翰牛有很大的可能會放任不管,畢竟他們的殖民地太多,實在是兼顧不了。
就算是英國干涉,奧地利也不會有任何損失。反而可以利用這次衝突,離間英國人和德意志聯邦帝國的關係。
讓普魯士人選蘇門答臘或者是中南半島,同樣有政治目的。
前者荷蘭人已經虎視眈眈了,早在十幾年前英荷兩國就做出了約定,蘇門答臘島歸荷蘭人,算是他們放棄馬六甲海峽的補償。
一旦普魯士人搶了蘇門答臘,普荷關係肯定要完蛋了。為了蘇門答臘,荷蘭人已經發起過幾次戰爭,並且還佔據了島上的部分領土。
中南半島看起來無主,實際上法國人已經對這裡虎視眈眈,不過巴黎政府現在忙於吞併撒丁王國,還沒有采取行動。
一旦普魯士人進入中南半島,就給未來普法衝突又埋下了一顆釘子。除非普魯士人開掛,可以在法國人行動前全據中南半島。
弗朗茨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後問道:“誘餌放的不錯,可是這些問題他們也看的到,怎麼能夠讓他們上當呢?”
外交大臣韋森貝格解釋道:“陛下,這本來就是陽謀。全世界都有英法的觸手,總不能因為他們可能有興趣,就讓大家放棄吧?
現在英法都很忙,正是動手的好機會。只要做好保密工作,等他們發現了已經造成既定事實。
利益動人心,我們可以安排人鼓吹一下,讓他們知道這是海外殖民必須要承擔的風險。”
弗朗茨點了點頭,表示了認同。
各國海外殖民地之間是經常發生衝突的,比如說:英葡南非衝突,英法荷南洋衝突、英法澳洲衝突、英法奧西非衝突……
現成的例子一大堆,這些衝突中,最後獲得勝利的也不一定是強國,至少南洋地區佔據主導地位的就是荷蘭人。
況且這些衝突,又不是馬上就會爆發的。法國人還在為吞併撒丁王國做最後的努力,英國人正在謀劃分裂美國。
等他們忙完了過後,才有精力考慮南洋地區。這麼長的時間,已經足夠普魯士和德意志聯邦開闢第一塊殖民地了。
吃到了第一塊肉後,獲得了利益的資本家和貴族,就會推著兩國往殖民帝國的道路上狂奔。
然而很快他們就會發現這個世界已經瓜分的差不多了,剩下都是一些殘羹冷炙。
偏偏這些殘羹冷炙,他們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