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法國人的反應只能算是中規中矩,英國人就大受刺激了。
1861年5月12日,英國議會透過了海軍法案,備受爭議的兩強標準正式出爐。
皇家海軍開始下起了餃子,計劃在未來三年內新建18艘鐵甲艦,正好超過了法奧兩國鐵甲艦的總和。
面對英國人的示威,弗朗茨當做什麼也沒有看到。不要看英法奧三國財政收入似乎差不多,可實際上奧地利能夠動用經費卻遠遠無法和英國人比。
皇家海軍的軍費可不僅僅是由倫敦政府承擔,海外殖民政府也可以分擔一部分,這是奧地利所不能比的。
既然財力上拼不過,那麼不如假裝看不見算了。反正大家又沒有撕破臉皮,維也納政府從來都沒有說過要在海軍上超越英國人。
沉默是最好的武器,對倫敦政府來說,這也是最好的結果。真要搞起軍備競賽來,兩強標準會要人命的。
相比英法的反應,西班牙人的表現就令人失望了。伊莎貝爾二世就不是什麼雄才大略的主,也沒有重塑西班牙榮光的能力。
面對開啟的鐵甲艦時代,伊莎貝爾二世果斷的選擇了認慫。西班牙政府公佈的造艦計劃,讓吃瓜群眾們感覺味同嚼蠟。
作為傳統的海軍強國,他們的造艦計劃僅僅只有六艘,不但遠遠落後於英法,就連和奧地利都拉開了距離。
外界的看法,西班牙人管不到那麼了,他們也是被逼無奈。隨著殖民體系的崩潰,這個殖民帝國已經走向了沒落。
儘管不甘心失敗的海外殖民派,又在非洲大陸上開闢殖民地。因為實力的關係,他們的進度還是快不起來。
如果只是這些問題,也不是不能夠解決。最麻煩的還是國內的政治鬥爭,伊莎貝爾二世的統治並不穩固,叛亂層出不窮。
比如說:1860年,發生在西西里島的叛亂,西班牙政府就花費了大代價才鎮壓了下去。
這還是弗朗茨蝴蝶效應的功勞,國際維和聯軍接管了撒丁王國,大名鼎鼎的紅衫軍沒有組織起來,不然結果就沒這麼美妙了。
當然,歷史上加波里領導的紅衫軍能夠成功,和英國人的支援也是分不開的。
沒有攪屎棍的支援,他們也攪動不起風雲。西班牙人也不傻,不是英國人的掩護,紅衫軍多半還沒來得及登陸西西里島,就被餵了魚。
現在撒丁王國都到了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誰還顧得上去解放西西里島。估計旗號剛剛豎起來,就被法國人給鎮壓了。
現在法國人已經視撒丁王國為囊中之物了,不少國家都在巴黎政府的外交攻勢下,預設了法國人行動。
都靈郊外,一座莊園內。
加波里義憤填膺的說:“不能在這麼下去了,國際聯軍根本就指望不上。要不了多久,撒丁王國就會變成法國人的殖民地!”
加富爾急忙勸說道:“冷靜一下,情況還沒有那麼糟糕。不到萬不得已,我們不能走上武力對抗的道路。現在進行武力反抗,沒有任何國家會支援我們!”
隨著時間的推移,撒丁王國內部愛國人士越來越無法忍受主權被篡奪。
國際聯軍除了作威作福外,就只是控制了有限地區,唯一阻止法軍擴張的英國人勢單力薄,難以起到決定性作用。
加波里譏諷道:“加富爾,你就知道忍、忍、忍,不要忘了現在大半個撒丁王國都被法國人吞下了!
所謂的國際調查團,實際上也就是英法俄奧在主導。俄國人鞭長莫及,他們就算是想要干預也要奧地利人答應才行。
我們和奧地利的關係怎麼樣,不用說了吧?加上這次刺殺案,弗朗茨那個暴君恨不得殺光我們。巴黎政府只要肯出價,賣掉我們是早晚的事情。
剩下的英國人也就做出了一個樣子,如果他們真心想要干預的話,就不會只有這麼點兒力度。
醒醒吧,現在誰都指望不上,我們能夠依靠只有我們自己!”
加富爾臉色非常的難看,本來按照他的分析法奧兩國相互牽制,加上英國人對他們的支援,誰也沒有能力吞併撒丁王國。
他還準備挑起法奧矛盾,付出代價換取法國的支援他們吞併倫巴第和威尼西亞。結果一次刺殺案,把這一切都毀滅了。
惱羞成怒的法國人已經殺過來了,維也納政府只是在抓兇手,對法國人向義大利地區擴張不聞不問。
這種情況下,任他有萬般能耐也施展不出來。法國人的胃口太大,根本就不給他留下操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