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繼續沒落中,社會改革還沒有啟動;遠在大洋一邊的美國,這個年代還只是一個人口剛過兩千萬的農業國,主要經濟收入是出口棉花,南北矛盾已經出現了矛頭。
想到了這裡,弗朗茨猛然間浮現出了一個念頭,要不要找個機會去搞一下南非?
南非那麼大,英國人只是在沿海建立了殖民統治,內陸地區還是無主之地,除了好望角外,別的地區英國人根本就沒有重視。
現在英國人很忙,還顧不上非洲更多的地區,切入點那麼多,要是現在加入進去,沒準還可以分一塊肉。
實在不行就從奈米比亞入手,再佔領波札那,打個擦邊球;或者是從坦尚尼亞入手,佔領尚比亞、辛巴威,由內陸殺入南非的腹地。
理論上都挺不錯的,實際操作起來貌似不怎麼靠譜,這個年代的非洲大陸一點兒都不可愛,疾病、毒蟲猛獸一堆,要殖民這裡先準備承受超高的死亡率。
理論上也不算很高,只要小心一點兒,把死亡率控制在百分之十以內,大概是沒有問題的。
這話說說還可以,真要是去實施了就會發現大家其實沒有那麼勇敢,活的好好的誰願意過去冒險呢?
有利益刺激除外,比如說南非的金礦被發現了,那麼大家一下子就變得勇敢了起來,疾病、毒蟲、猛獸都不算啥。
令人遺憾的是,等黃金被發現了,就輪不到奧地利了。除非是提前佔領,然後和布林人聯手,不然根本就搶不過英國人。
理智歸理智,這個念頭一出來,弗朗茨就再也揮之不去了。
反正距離南非發現黃金的時間還長,大不了支援一下國內的非洲殖民派,讓他們先過去建立據點。
等英布戰爭爆發的時候,奧地利大概已經雄起了,到時候無論是支援布林人給約翰牛添亂,還是參合進去瓜分一份,都需要立足點。
動手的時機必須選好,最好是英國人自顧不暇的時候,突然發動造成既定事實。
這個年代的國際法則,無主之地,誰先佔了就算是誰的,前提條件是要能夠保得住。
時間還早,不用急著動手。弗朗茨不是盲目行動的人,現在看來還是要推動蘇伊士運河建設了。
獨霸這條運河,奧地利沒有那個能耐,但是鼓動一下,變成國際共管運河還是有可能做到的。
歷史上開鑿蘇伊士運河的時候,英國政府可是全力反對的,他們認為這條運河會威脅到他們的海運霸主地位。
英國民眾認為這條運河無法通行大型船舶,運河公司的股票在英國幾乎是無人問津。
反倒是在法國賣的不錯,運河公司中途還出現了資金不足停工,差點兒變成爛尾工程,最後在羅斯才爾德家族的周旋下才順利完工的。
歷史上運河通航已經是1869年了,這麼長的時間,奧地利的海軍也差不多有點兒分量了。
別的不敢保證,成為運河的股東還是可以做到的。
歷史上法國扛不住英國人的壓力,還有財政出現問題才被迫放棄的,要是變成法奧聯合主導蘇伊士運河,那麼結果就不一樣了。
具體怎麼操作,弗朗茨就頭疼了。列強之間的關係非常複雜,大家是既有合作,又在互相捅刀子。
今天在這裡聯手,明天換個地方大家又幹一仗。
想要減少矛盾,除非想俄奧密約那樣,大家各取所需,提前把勢力範圍約定清楚。
只要想象就不可能,奧地利可以對俄羅斯做出讓步,那是大家的核心戰略不衝突。
弗朗茨還知道俄國人的戰略一啟動,就要遭到英法奧斯曼三國的圍毆,毛熊的國力無法支援這種長期的消耗戰,失敗是必然的。
除非英法主動入侵俄國,奧地利才會受盟約影響被拉入戰爭。只不過開啟地圖就知道,除非是俄國主導殺出來,不然英法想進攻俄國都難。
顯然這種事情不能來第二次,奧地利只能選擇一個大國做盟友,左右搖擺的二五仔很容易被拍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