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統治這些地方就難了。奧地利兼併南德意志是為了增強國力,可不是為了增加麻煩。
拉德斯基元帥想了想說:“那麼我們就只有兩種選擇,其一立即發動西進戰略,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只不過這樣一來,法國人干預的可能性非常大,我們要準備和法國人先打一仗。
其二、繼續執行備選的巴爾幹戰略,給外界釋放煙霧彈。
只要我們在巴爾幹半島挑起了戰火,就算是俄奧密約洩露,英法也會被我們誤導。”
現在動手顯然不符合奧地利的利益,這是替俄國人充當背鍋俠。奧地利把法國挑了,就算是有英國人支援,奧斯曼帝國同樣擋不住俄國人的兵鋒。
釋放煙霧彈也不容易,挑起戰爭容易,平息戰爭就難了。沒準英法聯軍尋俄國人晦氣前,先跑過來拿奧地利開刀了。
費利克斯首相神色嚴肅的說:“這種情況我們早就料到了,一旦俄國人採取軍事行動,我們也立即跟進,他們要沿著巴爾幹半島進攻可以。
不過多瑙河流域兩公國,我們也必須要派兵佔領。不能讓俄國一口吞到肚子裡去。
只要俄土戰爭不能速戰速決,他們就離不開我們的支援,這個時候俄國人是不會違約的。”
弗朗茨點了點頭表示同意,這就行了。任何戰略都不可能保證萬無一失,作為皇帝自然不能衝在前面,必須要留下緩衝的餘地。
萬一中途發生了什麼變故,致使計劃失敗,也得要有人背黑鍋啊?內閣就是最適合的選擇,政治就是這麼的殘酷。
當然弗朗茨是一個好老大,幫他背了黑鍋也沒事,最多也就是被趕回家混幾年,風頭過了還可以再回來。
這種事情,在歷史上發生了不要太多。幾乎每一個成功的皇帝,都這麼玩兒過。
……
1852年3月28日,繼俄國人之後奧地利也向奧斯曼帝國遞交了戰書,近東戰爭擴大了。
君士坦丁堡
接到俄國人和奧地利的戰書過後,蘇丹政府放棄了最後一絲期望,阿卜杜勒·邁吉德一世同樣也針鋒相對的向兩國宣戰。
從勇氣上來說,阿卜杜勒·邁吉德一世還是一個合格的皇帝,沒有在這個時候退縮。
理論上現在阿卜杜勒·邁吉德一世麾下已經有百萬大軍了,在英法的支援下,換上了現代化的武器,作為防守的一方,他們也不是沒有一戰之力。
“英法代表怎麼說,他們什麼時候才能派出援兵?”阿卜杜勒·邁吉德一世關心的問道
外交大臣回答道:“陛下,英法代表都表示要支援我們,不過派出援軍還需要一定時間。
如果我們同意的話,英法海軍可以立即進入黑海,壓制俄國人黑海艦隊。
英法還同意,讓幫助我們訓練軍隊的教官加入到這場戰爭中,不過他們必須要以指揮官的身份參戰。”
請神容易送神難,請英法艦隊進入黑海容易,要讓他們離開就難了。
壓制俄國人的黑海艦隊只是一方面,對英法來說控制黑海海峽,還可以增加他們在奧斯曼帝國的話語權,這伴隨著大量的經濟利益。
阿卜杜勒·邁吉德一世眉頭一皺,他知道英法的援助不好拿,之前沒有提條件,那不是在這裡等著麼?
在近東戰爭爆發前,奧斯曼帝國的能夠做出的讓步,怎麼有戰爭爆發後大呢?
現在是窮圖匕見了,英法派出來的軍事教官以指揮官的身份參戰,這是在向奧斯曼政府要軍隊指揮權。
一旦蘇丹政府做出了妥協,未來奧斯曼帝國想要擺脫英法的控制就難了。這是一個陽謀,那怕阿卜杜勒·邁吉德一世明知道前方有坑,也必須要跳下去。
“告訴他們,只要英法的援軍能夠提前趕來,我就同意了!”阿卜杜勒·邁吉德一世咬牙切齒的說道
對他來說,答應這樣的條件無疑是尊嚴受到了侮辱,可是現實沒得選擇。
近東戰爭爆發,奧斯曼帝國離不開英法的支援。武器裝備需要英法提供,軍費需要英法提供,想要贏得戰爭還要英法的援軍。
……
1852年3月28日,俄軍在高加索地區發起了進攻;3月29日,俄軍進攻多瑙河流域,同日奧地利也出兵多瑙河流域。
面對俄國人和奧地利的同時進攻,摩爾達維亞和瓦拉幾亞兩公國自治政府,非常乾脆利落的投降了。
替奧斯曼帝國血戰是不存在的,羅馬尼亞人可沒有為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