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製造恐慌(2 / 3)

小說:神聖羅馬帝國 作者:新海月1

會毒打,亞歷山大二世已經清醒的認識到外交不是兒戲,不能夠靠想當然就能夠解決問題。

外交大臣克里斯-巴沙姆上前一步:“陛下,維也納政府做出了承諾,他們會負責擺平歐洲各國,但是國際輿論他們無能為力。”

這個答案有些出乎亞歷山大二世的意料,在他看來這次的事情是俄軍搞出來的,發生了這種事情,維也納政府也應該犯愁才對,怎麼可能一口答應下來呢?

相比之下,輿論就沒有被亞歷山大二世放在眼裡,報紙要罵那就由他們罵好了。反正都已經習慣了,要是那天歐洲報紙上沒有罵沙皇政府的新聞,那才是真正的“新聞”。

“不會這麼簡單吧?維也納政府答應的這麼爽快,弗朗茨在打什麼注意?”

這是亞歷山大二世和奧地利打交道總結出來的經驗,基本上維也納政府只要爽快答應了,都會有附加條件。

外交大臣克里斯·巴沙姆尷尬的解釋道:“維也納政府提議:要麼我們整肅軍紀,避免類似的事情發生,要麼繼續把屠殺進行下去。”

聽到這個答案,亞歷山大二世先是一驚,隨及眼前一亮。

“屠城”會引發國際社會的責難,會增加奧斯曼民眾的抵抗意志,同樣也會促使更多的人選擇跑路。

想要驅逐當地民眾離開,也不是那麼簡單。可怕換了一支頂著“屠夫”惡名的軍隊,恐怕大部分民眾都會望風而逃。

奧斯曼帝國再怎麼努力,也不可能把所有的民眾禁錮在地方上,這種高難度的執行能力,不是封建帝國可以完成的。

只有製造了恐慌,讓大量的奧斯曼民眾加入了逃難隊伍中,在戰略上聯軍就已經獲得了勝利。

俄軍一路橫掃下去,恐怕靠難民就能夠拖垮奧斯曼帝國。人都是要吃飯的,如果蘇丹政府沒有辦法解決這些人的吃飯問題,餓急了的人可是什麼都幹得出來。

後方亂了,前線還怎麼打仗?亞歷山大二世可不認為奧斯曼帝國在前線儲存的戰略物資,就夠這場戰爭消耗了。

想了想過後,亞歷山大二世還是不敢冒然做出決定,向眾人問道:“你們怎麼看?”

財政大臣克里斯坦瓦爾:“陛下,這需要把握一個度。奧斯曼人有上千萬,殺是不可能殺光的,國際社會也不能夠容忍。

奧地利人的意思是製造恐慌氣氛,逼迫沿海地區民眾內遷,並不是真的要把奧斯曼人全部殺掉。

真要是把奧斯曼人逼急了,和我們血戰到底,這場戰爭就會沒完沒了。我們託了太長時間,先把奧斯曼帝國擊敗,逼迫他們割地賠款。

要滅掉奧斯曼帝國,不是一朝一夕的問題,我們必須要做好持久戰的準備。

每過上十幾二十年,向奧斯曼帝國發起一場戰爭,逐步蠶食他們才是最佳選擇。”

這個“最佳選擇”是建立在財政上的,沙皇政府財力有限,真要是一下子滅掉奧斯曼帝國,他們也吃不下去,只會便宜了奧地利人。

沉思了一會兒後,亞歷山大二世點了點頭:“給前線發電,就這麼辦。記得告訴伊萬諾夫那個蠢貨,後面的戰爭必須要打好。

類似的烏龍事件,我不想再出現第二次了。俄羅斯帝國經不起這麼折騰,如果他幹不了的話,就給我趁早回家。”

作為俄軍總指揮,阿瓦爆發了“屠城”事件,伊萬諾夫是難辭其咎的。

至於當事人,就算是要追究責任,也輪不到亞歷山大二世親自處置,不然還要下面的人幹嘛!

越級處理問題,在任何國家都是大忌。都讓沙皇把事情幹完了,下面的大臣們幹什麼?

一旦這些人閒了下來,內鬥也就要爆發了。翻開歷史書就會發現,絕大部分黨爭爆發,都是大臣們太閒了。

閒的蛋疼,就難勉不生出一些不該有的雜念。今天你算計我,明天我算計你,時間長了大家就會內鬥了,別的事情啥也不會幹。

“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這十二字格言一旦成為了官場行為準則,那麼這個國家就悲劇了。

……

阿瓦,遭到了血洗過後,這座城市變得陰森了起來,走到大街上都會讓人不寒而粟。

俄軍畢竟只是外來戶,不可能搜遍每一個角落,漏網之魚還是有的。

阿克約爾師徒就是幸運兒之一,趁亂躲進了鐵匠鋪的地窖裡,逃過了一劫。

深夜,俄軍已經收隊回營。阿瓦城人都死光了,俄軍自然不會戒備森嚴。

些許漏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