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冷兵器湊數,刀、劍、長矛、弓箭彷彿一夜之間又回到了中世紀。
阿克約爾師徒也在其中,他們反應慢了一步,沒有趁亂逃離阿瓦城,現在只能與城市共存亡。
作為第一座被攻克的城市,阿瓦的抵抗絕對會是最激烈的。蘇丹政府對贏得戰場信心不足,企圖用這種激烈手段嚇退敵人。
如果所有奧斯曼人都拼死抵抗,即便是家大業大的奧地利也耗不起,戰爭也是需要考慮成本,不可能無休止的投入下去。
少年有些顫抖的問:“師傅,敵人真的要把我們全部殺死麼?”
生死麵前平常人都無法保持冷靜,何況是一名少年呢?中學生的年齡,本該在學校讀書、學知識的,卻被迫走了戰場。
阿克約爾故作淡定的說:“誰知道呢!一會兒打起來了,你小子機靈一點兒,一旦脫離了他們的視線,就隨便找個角落躲躲,堅持到天黑了我們再跑路。”
說話的時候,阿克約爾的雙手還在顫抖,顯然他沒有表面上那麼沉著冷靜。
保家衛國,對他們這些朝不保夕的小市民來說,實在是太奢侈了,可望而不可及。
敵人恐不恐怖不知道,奧斯曼政府的恐怖,他們可是親身體會過的。
阿瓦也是港口城市,自然免不了受到外來思想的衝擊,大家的意識觀念也在慢慢的發生變化。
對奴役他們的奧斯曼政府漸漸產生了怨恨,喪失了忠誠,這種變化平常時期不起眼,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就發生了變化。
俄軍開始程序了,潛伏在建築物內部的奧斯曼人並沒有阻止,現在不是決戰的時機。
烏合之眾是打不贏正規軍的,冷兵器更幹不過熱武器。
阿瓦城已經被放棄了,殘存的守軍已經撤到了城外,準備依託地形阻擊俄國人,遲滯俄軍的速度。
想要給俄國人添麻煩,最好的晚上黑燈瞎火的時候,到時候城內的民眾可以利用地形優勢,給俄軍制造大麻煩。
計劃永遠沒有變化快,俄軍可不是小綿羊,進城就是來吃肉的。沙皇政府窮,俄軍一直都有以劫掠代替軍餉的傳統。
參加阿瓦戰役的俄軍也不例外,維也納政府給他們提供後勤物資,可沒有給他們發軍餉。
就算是弗朗茨捨得給,沙皇政府也不敢要。真要是發下去了,打破了俄軍的廉價薪酬體系,未來戰爭怎麼打?
犧牲這麼大,要是不從阿瓦城中撈取一筆好處,怎麼能夠彌補大家受傷的心靈。
面對破門而入的俄軍士兵,奧斯曼人的埋伏進行不下去了。沒得說,那就打吧!
哭聲、喊殺聲響徹雲霄,俄軍士兵在戰場上早就殺紅了眼,面對敢反抗的奧斯曼人,自然是毫不客氣的舉起屠刀。
等哈羅斯夫中將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晚了,阿瓦本來就是一個小城,因為戰爭的關係,又跑掉了一批,現在留下來的倒黴蛋也不過兩三萬人。
這麼點兒民眾,怎麼可能是上萬俄軍的對手呢?戰鬥持續到了傍晚時分,除了一部分幸運兒躲藏了起來逃過一劫,剩下的都成了俄軍士兵的刀下鬼。
肅清全城確實做到了,人都死得差不多了,阿瓦自然安全了。可是後遺症,卻讓哈羅斯夫中將欲哭無淚。
說好的搶劫,怎麼變成了“屠城”?好吧,這也不能全怪俄軍士兵,見奧斯曼人手中拿著武器,他們也只是提前消滅敵人。
只是這個理由,估計也就俄國人自己會信。說了出去,誰都不會相信。
歐洲大陸不流行屠城,當然屠殺“土著”不算。只不過這都是之前的事情了,進入19世紀後期就算是殖民者玩兒屠殺,也會遮掩一下。
事已至此,哈羅斯夫中將只能硬著頭皮認了,屠夫將軍的帽子他是戴定了。
好在,這裡是奧斯曼帝國,在歐洲世界奧斯曼人比土著的地位也高不了多少。
令哈羅斯夫中將欣慰的是,以奧斯曼帝國和俄羅斯的恩怨,國內的激進派、宗教人士會支援他,沙皇政府說什麼也不能拿他當替罪羊。
……
次日,剛剛進城的伊萬諾夫上將就被這個恐怖“戰果”驚呆了。作為俄軍的總指揮,他看問題就要全面的多。
表面上看,以歐洲世界和奧斯曼帝國的恩怨,很多人指揮拍手稱快。
可政治上,並不是簡單的看恩怨,這次事件已經給歐洲各國提供了干涉這次戰爭的藉口。恐怕要不了多久,聖彼得堡就要面臨國際社會的外交壓力。
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