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總是充滿了巧合,原本還在猶豫要不要啟動西伯利亞鐵路的尼古拉二世,在得知前線發生的變故後,果斷的決定——修。
顯然,前線部隊後勤出現問題後,不找他這個沙皇反應問題,反而向神羅操縱的盟軍司令部求助,深深的刺激到了尼古拉二世。
為了擺脫神羅的影響,尼古拉二世已經顧不上深究美國人的真實目的。
鐵路又不會跑路,只要把西伯利亞鐵路建成了,不管美國人有什麼算計,主動權都在沙皇政府手中。
任何“陰謀詭計”,在絕對的實力面前都不值一提。除了英奧兩國外,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第三個能沙皇政府忌憚的國家了。
西伯利亞鐵路啟動,維也納政府還沒有做出反應,流亡的卡洛斯先坐不住了。
沒有辦法,俄國人做得太絕了。為了節省民力、收攏民心,尼古拉二世決定西伯利亞鐵路所需勞工,全部從法蘭西征召。
稍微有點兒腦子的人都知道,西伯利亞是什麼鬼地方。
以毛熊的一貫作風,不用想也知道,勞工的後勤肯定沒保障。法國勞工真要是去西伯利亞修鐵路,那決對是九死一生。
從歐陸戰爭爆發以來,法蘭西的青壯勞動力就大幅度下降。僅歐陸戰爭的陣亡士兵人數,就超過了原時空的一戰。
加上內戰中的損失,人口流失的損失,以及傷殘帶來的勞動力損失。在這短短六年時間裡,法蘭西的青壯男丁數量最起碼減少了三百萬以上。
表面上看來,三百萬的數字似乎不是特別大。但是別忘了巔峰時期法蘭西,本土總人口一共也就那麼三千多萬。
按照青壯佔比百分之四十計算,全國的青壯勞動力一共也就那麼一千二三百萬。男女各半除以二後,青壯男丁總人口一共就那麼六百多萬。
青壯男丁減半,對一個國家來說意味著什麼,不言而喻。
原時空法蘭西在一戰中陣亡一百多萬、傷殘數十萬,一直到二戰爆發都沒有緩過來,現在就更不用想了。
要知道原時空法蘭西的軍隊雖然傷亡慘重,但是總人口下降並不多,現在的法蘭西總人口可是下降了三分一。
到了現在這一步,什麼臥薪嚐膽、什麼復仇,都是在瞎扯淡。如果繼續讓俄國人這麼禍害下去,奧斯曼帝國就是前車之鑑。
不管別人怎麼想,反正卡洛斯是真的怕了。
經歷了這麼多,卡洛斯已經看明白了,真正要打壓法蘭西的不是明面上的俄國人,而是幕後推手的維也納政府。
縱使抵抗聯軍擊敗了俄國人也沒用,反法同盟完全可以再來一次反法戰爭。從盟軍司令部介入開始,這場戰爭已經開始發生了質變。
按照目前情況,無論這場反俄戰爭的結束如何,法蘭西都是最大的輸家。
看看俄軍的破壞力就知道,即便是把他們給全殲了,法蘭西也是血虧。
只是開啟計劃容易,終止計劃難。無論是俄國人,還是分佈在全國各地的抵抗組織,都不可能因為他的一句話就收手。
……
見到了外交大臣歸來,卡洛斯急忙問道:“奧地利人怎麼說?要什麼樣的條件,他們才肯出面干涉俄軍強徵壯丁的暴行?”
不管怎麼說,和講規矩的維也納政府談,總比和不講規矩沙皇政府談更好一些。
維也納政府還需要注意吃相,俄國人可沒有那麼多顧忌,只要有利益就足夠了。
毫無疑問,從法蘭西征召勞工修建西伯利亞鐵路,可以減少民間的壓力,對俄羅斯帝國是有利的。
在這種背景下,無論他們怎麼向沙皇政府抗議,都是白費功夫。
外交大臣皮耶特羅苦澀的回答道:“很遺憾,陛下。維也納政府表現的非常冷漠,根本就不給我們深入交流的機會。
雖然韋森貝格在口頭上承諾,會譴責俄軍強徵壯丁的行為,但是這種譴責不具備任何意義。
看得出來,奧地利人已經預設了俄軍的暴行,根本沒有干涉的意思。”
沒有出賣不出賣的,神羅和法蘭西的恩怨可以追溯到千年前的法蘭克帝國。為了歐陸霸權,兩國從中世紀一直廝殺到了現在。
維也納政府有太多打壓法蘭西的理由,卻找不到一個支援法蘭西的理由。
最終的結果就是:他們想要維也納政府進行利益交易,卻連一個談判的機會都撈不到。
卡洛斯嘆了一口氣:“俄國人已經開始了行動,法蘭西正在哭泣,民眾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