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能打亂英國人的節奏,弗朗茨沒有感到失望,這本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如果刺激一下英國人就跟進,那就不是約翰牛了。換了海軍還差不多,陸軍裝備上再怎麼刺激,英國人都不會盲目。
就和考試一樣。如果你是學渣,常年墊底,那麼無論第一名考九十分、還是一百分,你都不會有太大的感覺。
反之,如果你是學霸,常年霸榜,突然有人竄到你前面去了,哪怕只是領先半分,你也會想要反超回來。
現在的情況很明顯,英國人在陸軍上就屬於學渣,在海軍上則是學霸。
無論弗朗茨搞得閱兵式如何震撼人心,但那都是陸軍的表現,再怎麼刺激英國政府也不會腦子一抽,要和神聖羅馬帝國來一次陸軍軍備競賽。
不光英國人沒那想法,全世界都沒有哪個國家,有勇氣在這個時候和神聖羅馬帝國玩兒陸軍軍備競賽。
從法蘭西衰落的那一刻開始,全球陸軍軍備就出現了斷崖式的分化。
神聖羅馬帝國一枝獨秀,在前面遙遙領先,後面的追趕者們連身影都看不到。
競爭對手?
除非英國人改變國策,全力發展陸軍,或許能夠讓弗朗茨感到一絲壓力。至於其他國家嘛,有一個算一個都是渣渣。
看排名第二的俄國人就知道了,清一色的奧械裝備,完全是神羅陸軍裝備什麼,過幾年他們就跟著裝備什麼。
這方面沙皇政府的官僚可是非常有經驗,每次俄軍大換裝,都是趕在奧軍武器大退役的時候。
恰好可以拿著新貨預算買入二手裝備,中間的差價就是利潤,這方面雙方是非常的有默契。
奧軍每次武器裝備退役,都會趕在使用壽命結束前幾年,確保這些二手貨還能夠正常使用一些年頭。
官僚們血賺,俄軍官兵們同樣也跟著受益。終於擺脫了國內的粗製濫造了,雖然都是二手貨,可是效能比國內的新貨還要靠譜啊!
一邊是傻大黑粗、故障不斷,還有可能隨時發生炸膛的新裝備;一邊是五六成新、效能穩定、安全性高的二手裝備,這個選擇題很好做。
在沙皇政府中,這幾乎是一個公開的秘密,除了偉大的沙皇陛下之外,其他該知道的人、不該知道的人都知道了。
縱使有人想要戳破這層窗戶紙,可是考慮到實際情況後,最終還是果斷的選擇了放棄。
倒不是因為怕死,主要是出於俄軍士兵的安全考慮。要是不讓資本家、官僚玩兒倒賣遊戲,人家就要直接從生產過程中撈錢。
經過這些人一番神操作下來,本就不怎麼的俄國軍工,最終生產出來的產品還能不能用,那就只能靠上帝保佑了。
要知道,在倒賣運動開啟前,俄軍的炮彈很多都要現場二次打磨加工,要不然塞不進去。
現在這種情況多好,反正俄軍全面學習奧軍,武器裝備連型號都是一樣,只要不是專業人士,明面上絕對看不出任何區別。
縱使發現武器略顯陳舊,那也可以說最近在加強訓練,裝備磨損過大導致的。
不管其他人信不信,反正偉大的沙皇陛下是信了。多次視察軍營,都沒有發現武器裝備存在問題。
受此影響,最近這些年俄軍後勤部、軍工企業,都沒有少受沙皇陛下的褒獎。
武器裝備全面國產化,儘管生產線要從神聖羅馬帝國引進,那也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原時空為了這個目標,沙皇政府一直奮鬥到滅亡都沒有能夠實現。直到開掛的蘇聯上線,才實現了這個偉大的目標。
老二都這樣了,後面的老三就更不用說了。不說差距的問題,關鍵是目前世界第三陸軍強國直接缺席了。
沒有別的原因,就是不夠格。
無論是沒落的西班牙陸軍,還是不列顛那支袖珍版陸軍,都和“陸軍強國”扯不上半毛錢的關係。
如果單純從戰鬥力上看,不考慮國力、人數帶來的加成,那麼瑞士當之無愧。
可是把瑞士列為世界第三陸軍強國,怎麼看都讓人覺得這是一個笑話?
踢出瑞士之後,陸軍戰鬥力不錯的就是比利時了。毫無疑問,也是同樣的問題“體量太小”,撐不起“強國”的旗幟。
再往後貌似北歐聯邦也有點兒實力,只不過最近幾十年已經沒有亮眼的戰績表現,僅有的一次亮相還是丹麥。
可惜運氣不好,遇到了高光時期的普魯士,敗得那是一個慘。如果北歐聯邦都是這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