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了整合阿富汗抵抗組織的計劃,但是該支援的還是要支援,俄軍現在還需要這些人給英國人添亂。
至於未來可能存在的麻煩,那是戰爭勝利過後的事情,短期內還顧不上。
況且,阿富汗抵抗組織那麼多,總會有幾個二五仔,分化拉攏就搞定了,在內心深處奧金涅茨上將狠狠的鄙視了英國人一把。
得到了俄國人的支援,阿富汗抵抗組織變得越發活躍了起來。
今天破壞道路,明天炸燬橋樑,偶爾放放冷槍,襲擊一波運輸隊,搞得英軍是苦不堪言。
安德胡伊,守衛這座城市馬卡烏上校現在只想哭。俄國人放著戰略要地不去打,偏偏要從這裡突破,實在是令他無語。
第九印度殖民師指揮部中,馬卡烏上校一臉憔悴的問:“援軍什麼時候才能抵達?”
不等近前的青年軍官回答,炮火聲再次響起,俄軍又開始攻城了。
聽到炮火聲,馬卡烏上校臉色瞬間陰沉了下來。安德胡伊保衛戰打響不過兩天,第九師已經減員一千餘人。
士兵傷亡馬卡烏上校不在乎,作為一名純正的英格蘭人,他從來都沒把印度士兵當自己人,損失再重也不心疼。
可問題是軍心士氣傷不起啊,如果換作英軍主力部隊,損失個百分之二三十都能夠咬牙堅持。
可惜這是印度殖民師,才傷亡數百人就軍心不穩了。
如果不是據城而守,城防工事給了大家安全感,以及督戰隊夠給力,部隊早就崩潰了。
覺察到了師長的臉色難看,青年軍官忐忑的回答道:“師長,我們派出去求援通訊兵,今天下午應該能夠抵達馬扎爾謝里夫。
理論上來說,援兵最快能夠在五天後抵達。
不過總指揮部在喀布林,沒有總部的命令,駐紮在馬扎爾謝里夫的第五師未必會出兵。
如果第五師不出兵,那就只能等待總部下令。派往總部的通訊兵,還要一個星期才能夠抵達喀布林,援兵抵達恐怕要半個月時間。”
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情況下,單純從軍事上出發,沙皇政府提前發動戰爭還是有價值的。
戰爭打響前,阿富汗地區的英軍一直都忙著剿滅游擊隊,守衛前線的英軍兵力嚴重不足。
就連總指揮部都放在喀布林,遇到了突發情況,根本就無法協調前線的英軍聯合作戰。
按照英軍的計劃,戰爭在明年開春爆發。有這麼長的準備時間,臨時電報、電話線路都鋪設完成了,總部就算是設在後方也可以協調指揮。
可惜計劃沒有變化快,現在英軍各部隊之間的聯絡,只能靠通訊兵跑。
至於飛鴿傳書,那隻存在於小說中。且不說信鴿中途會不會遇到危險,能不能找到地方都是問題,最關鍵的是英軍沒有裝備這玩意兒。
馬卡烏上校放棄了心中的最後一絲僥倖,不要說等半個月了,就算是五天時間第九師都未必能夠撐得住。
況且,這些都是理論數字。必須要是接到求援信後,馬上就出兵增援,援兵才有可能在五天後抵達。
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按照慣例,遇到這種事情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核實訊息準確性,然後再開會討論。
什麼時候能夠做出決定,那就要看指揮官的擔當了。要是遇到膽小怕事的,沒有總部命令根本就不會出兵。
猶豫了片刻功夫後,馬卡烏上校緩緩說道:“命令部隊堅守到晚上,就撤到第二道防線。”
馬卡烏上校不得不慶幸自己足夠謹慎,多佈置了幾道防線,現在還可以節節後退拖延時間。
可惜對面的敵人太多了,再充分的準備,也擋不住敵人絕對的實力。
甚至連撤退都做不到,據城而守的時候印度士兵還能夠發揮一定的戰鬥力,要是出城和敵人野戰,估計俄軍一個衝鋒第九師就散了。
無論是為了戰爭大局,還是為了自己,馬卡烏上校都必須要繼續堅守。即便是最後守不住安德胡伊,也要為主力部隊爭取時間。
至於第九師本來就是炮灰,自然要發揮炮灰的作用,現在就是犧牲的時候。
從這方面來說,帕特里克中將拆分主力部隊充當督戰隊的決定,無疑是正確的。
要不是有一個英軍主力團壓陣,馬卡烏上校可沒有辦法讓印度人拼命。
……
喀布林英軍指揮部,帕特里克中將的心情非常糟糕,英俄戰爭爆發了,他這個指揮官居然是最後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