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寧街首相辦公室內,此時氣氛顯得格外詭異。
格萊斯頓首相咆哮道:“警務部是幹什麼吃的,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情?”
沒有辦法,就在幾個小時前,俄國駐倫敦公使懷特-尼古拉斯在前往英國外交部的路上遭遇襲擊,現在已經見了上帝。
別說英俄還沒有正式開戰,就算是已經打起來了,英國政府最多也只能驅逐俄國公使,並且還必須要保障人家離開前的人身安全。
按照遊戲規則,各國政府都有義務保障外國公使的人身安全,現在俄國公使發生了意外,英國政府難辭其咎。
警務大臣羅傑斯苦澀的回答道:“這完全是一起意外,懷特公使在前往外交部的途中遇到了遊行示威的民眾。
跟隨在民眾中的記者上前採訪,懷特公使回答的語言有些過激,引發了民眾的不滿,雙方發生了衝突。
隨行保護的警察雖然阻攔了人群,但是不知道是誰帶頭向懷特公使丟雜物,一塊石頭恰好命中懷特公使的頭部,搶救無效當場死亡。”
解釋就是掩飾,事情已經發生了,警方的安保工作沒做好是事實,再怎麼解釋也洗不白。
看似是意外衝突,事情真有這麼巧合麼?
格萊斯頓首相深表懷疑,譏諷道:“全都是意外巧合,警務部一點責任也沒有。
那麼你告訴我,意外發生在倫敦最繁華的大街上,飛出來的石頭是怎麼來的?”
意外相遇,發生語言衝突,都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雙方所站的立場不一樣。
可是飛出來的石頭,就很有問題了。倫敦最繁華的大街,地面上要是有石頭,環衛工人早就清理了。
參加遊行示威,帶點兒麵包之內的,大家還可以理解,誰吃飽了撐著帶個石頭去?
就算是個別人有怪癖,也不可能一幫人都有怪癖,命中要害的石頭只有一塊,攻擊懷特公使的石頭可是有很多的。
警務大臣羅傑斯解釋:“據警方逮捕的嫌疑犯稱,這些石頭是準備用來砸玻璃的。
我們已經證實了,遊行示威的隊伍是衝著俄國使館去的。最近一段時間,民眾已經是第三次打砸俄國使館的玻璃了。
綜合各方面的資料,我們才確定這是意外事件,主要還是俄國人欺人太甚。
據現場人員交代,記者詢問俄軍偷襲我們阿富汗駐軍的時候,懷特公使曾公開叫囂:就算是我們乾的,又能怎麼樣?
這句話引發了民眾的憤怒,才有了後面的事情發生。
事情發生的太突然,負責保護懷特公使安全的警察,根本就來不及驅散人群。”
避重就輕,藝術加工,就等於最終答案。
不是羅傑斯不負責任,主要是這種事情,沒有辦法深究下去,最好的辦法就是儘快結案。
事情拖得越長,後面的麻煩就越大。不管政府怎麼認定,在很多民眾的心裡,幹掉懷特公使的人就是不列顛的英雄。
格萊斯頓首相欲言又止,民眾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他們這些策劃者怎麼能不清楚了。
俄軍偷襲不列顛在阿富汗的駐軍本來就是假的,背了黑鍋的俄國人,自然不可能承認了。
俄國駐倫敦公使懷特,本來就是一個直性子。受記者挑撥幾句,說幾句過激的話也很正常。
見氣氛不對,外交大臣喬治開口道:“事情已經到了現在這一步,懷特公使是怎麼死的已經不重要了。
不管給出什麼樣的答案,俄國人都不會認可,我們必須要做好最壞的打算。”
死了一位公使,在沒有獲得利益補償前,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接受這種充滿疑惑的解釋。
毫無疑問,英俄關係已經破裂,英國政府現在是不可能拿出利益補償敵人的。
“唉!”
格萊斯頓首相嘆了一口氣。
一開始甩鍋給俄國人,只是為了平息前線失利的不利影響,避免爆發政治危機。
因為地理位置的關係,不列顛是不可能進攻俄國人的,民間鬧得再兇也一樣。
國會那幫老爺們雖然時常腦袋抽風,但是有一點他們很清醒,就是對英國陸軍沒有信心。
他們不主動挑起戰爭,沙皇政府又沒有做好長期戰爭的準備,為了口頭上的衝突,爆發戰爭的可能性幾乎為零,根本就不用擔心局勢失控。
按照原計劃,無非是英俄關係繼續惡化,外交上慢慢扯皮。
奈何計劃沒有變化快,俄國公使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