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用手中寶貴的資金。
真正有大筆閒置資金的,還是玩兒金融的。有時候弗朗茨甚至想釜底抽薪,直接將銀行收歸國有,把這些傢伙咔嚓掉算了。
當然,這也只是想想而已。如果神羅的金融資本力量趕上不列顛,那麼弗朗茨可能會真的忍不住掀翻桌子。
問題是神羅的金融資本實力本來就有限,又跳了弗朗茨挖的科技坑,股災爆發的時候都被埋得差不多了。
當然,這樣的好事也就這一波。吃一塹,長一智。等下一波行情開始,估摸著玩科技的主力就要換成散戶了,畢竟這個成功率實在是太感人。
所有人都沒錢,那麼錢去了哪裡?
答案很簡單是:戰爭的鍋。歐陸戰爭導致神羅的財富大量外流,二十餘年的入超,頂不住一場戰爭的消耗。
戰後的市場繁榮,靠得更多是虛擬的信用支撐起來的,而不是真實的貨幣。
這也是弗朗茨要爭奪貨幣霸權的主要原因,只有讓神盾成為了國際結算貨幣,才能夠避免一場戰爭打空家底的尷尬。
卡爾首相:“陛下,眼下的金融市場不適合融資。想要解決資金困境,唯一的辦法只有抬高槓杆,增發貨幣。
我們的儲備金相對充裕,一直以來神盾的槓桿比例都偏低。財政部計算過,只要將神盾發行槓桿比例提高到英鎊水平,就能夠增發八點三億貨幣。
如果有歐洲各國聯合背書,就算是一次性增發十二億,市場也能夠容納。”
作為後起之秀,神盾想要擊敗英鎊成為國際貨幣,自然要有自身的優勢。
歐陸戰爭結束前,神羅都沒有統一,距離世界霸主更是十萬八千里,國際地位遠遠趕不上不列顛,神盾只能靠“低槓桿比例”、“穩定性”獲得市場的認可。
正好神羅又是世界黃金第一生產大國,產量比後面的二三四五六七八加起來都多,為政府的貨幣發行提供了充足的保證金。
知道歸知道,弗朗茨被政府的解決方案驚呆了。缺錢就“印票子”,看似沒有毛病,實際上的問題就大得去了。
現在可能19世紀,畫風突然變到了21世紀,怎麼看都覺得不正常。不過就眼下而言,貌似“印票子”還真是解決危機的好辦法。
加印鈔票,通航膨脹是必然會發生的。但是有歐洲各國一起背書就不一樣了,這相當於整個歐洲一起幫忙消化通脹。
一次性多印十二億,歐洲世界人均攤銷下來,也就不到一個月的工資。這點兒錢流通到市場上,即便是發生了通脹也不會太大。
只要維也納政府的黃金儲備充足,咬死神盾兌換比例不動搖,內部的通脹就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被消化掉。
最關鍵的是,在解決資金問題的同時,還推動了神盾成為世界貨幣的步伐。一旦危機過去,市場對神盾的信心,將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弗朗茨是越想越覺得可行,有一句話說得好:“只要印錢的速度足夠快,債務就追不上我”。
猶豫了一會兒功夫後,弗朗茨問道:“怎麼讓各國承認?如果他們提出同樣的要求怎麼辦?”
不是弗朗茨多心,神羅能夠靠印票子解決資金問題,歐洲各國同樣也可以加印票子,緩解財政危機。
各國政府也不是傻子,維也納政府能夠要求他們替神盾的幣值背書,那麼各國政府也會反過來也要求維也納政府替他們的貨幣背書。
大家一起“印、印、印”,那個場面弗朗茨簡直不敢想象。真要是潘多拉魔盒被開啟,金本位就準備歇菜吧,黃金生產是趕不上大家印鈔票速度的。
或許法國人最希望這一幕發生,只有大家印印印,他們的債務才有希望還清。最好是就想之前的法蘭西一樣,人均億萬富翁,那麼分分鐘就能夠還清賠款。
卡爾首相胸有成竹的回答道:“我們可以用無息貸款加物資援助,換取各國政府的承認。
現在他們沒得選擇,加印貨幣雖然簡單,但那也不是誰都有資格乾的。歐陸各國都有各自的缺陷,根本就不可能在這個時候增發貨幣。
已經破產的十國就不用說了,加印貨幣就是嫌自己死得不夠快;黑山、亞美尼亞印鈔能力都沒有,貨幣都是委託我們的印刷廠代為印刷。
荷蘭、北歐聯邦、西班牙三國經濟體量有限,加印貨幣馬上就會引發急劇通脹;俄羅斯帝國經濟體量是夠了,但是就沙皇政府的信譽,一旦加印貨幣盧布就是法郎第二。
各國的抗風險能力及其有限,不光國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