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社會給我們的壓力非常大,現在機會來了,我們應該儘快結束這場該死的戰爭!”
……
“不行!現在的巴黎就是一個爛攤子,誰陷進去都會被埋了。豎起耳朵聽聽就知道,城內現在缺糧了。
亂黨養不起難民,我們同樣也養不起。要知道我們已經先後安置了三百萬難民,要是再來一百萬,那個場面簡直是不敢想象!”
……
“別說得那麼嚇人,只要想辦法,問題總是能夠解決的。國際社會不斷的催促我們快點兒結束戰爭,現在是最好的機會。”
……
“結束戰爭的前提是你能夠養得起那麼多難民!經過了亂黨的禍害,估摸著全巴黎的民眾現在都要成難民了。
我們手中沒有那麼多糧食,即便是立即從國外採購也需要時間。如果亂黨燒燬了城內的糧倉,那就真的中頭獎了。”
……
眾人爭執不休,這可苦了卡洛斯。作為國王預備役,現在這種時候,他實在是不適合插手。
支援發起進攻,那是給自己添麻煩;反對攻城,又會被人指責見死不救。
貴族集團內部發生爭議,其本質還是因為利益。維也納可以在繼承人問題上說服三大保王黨,卻沒有辦法在利益劃分上幫忙。
涉及到切身利益,無論是誰都必須要站出來爭一爭。眼下的情況非常明顯,正統派的貴族均反對攻城,另外兩派的貴族則是有人支援,有人反對。
實質上,這還涉及到了下注問題。正統派一直都是波旁王朝的支持者,在卡洛斯身上早早就下了重注,一旦復辟成功作為大功臣,他們肯定會分到最大一塊蛋糕。
另外兩派就不一樣了,反應快的跟著下了注,反應慢的卻是啥也沒幹,王位之爭就塵埃落定。
內戰爆發後,已經下注的貴族是有錢出錢、有人出人,成為了這支貴族聯軍的核心;其他貴族雖然也出了大力,但還是晚了一步,在聯軍中處於次要地位。
如果就這麼一帆風順的完成了復辟,那麼在未來法蘭西的政府構建中,基本上也是現在這種局面。核心人物還是核心,邊緣人物仍然在邊緣地帶。
一部分不滿足現狀的貴族,現在就叫囂著攻破巴黎,準備接下城內的上百萬張嘴。
臨時政府手中的糧食有限,為了救濟難民支援波旁的貴族早就慷慨解囊了。現在突然增加了這麼多張嘴出來,糧食供應肯定會出問題。
一旦糧食供應不足,機會也就來了。想要度過糧食危機,臨時政府就不得不向有糧的貴族求助,這些處於邊緣地位的傢伙就可以順勢回到權力中心。
權力鬥爭從來都是殘酷的,現在巴黎城內的民眾就不幸成為了雙方博弈的焦點。最終的結果怎麼樣,現在誰也不知道,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這次爭吵一時半會兒是不會結束的。
預備役國王還不是國王,甭管支持者有再多,只要一天沒有正式登基,卡洛斯就不能行使國王的權力。
眼下除了儘可能調和各方的矛盾外,卡洛斯這個預備役國王實質上什麼也做不了,也就比吉祥物略強一籌。
……
貴族集團爭執不休,城內的局勢卻是徹底失去了控制。潘多拉魔盒一旦開啟,再想要關上就難了。
達尼埃爾的苦肉計,現在也變成了悲情戲。沒有辦法,他只是算對了第一步,卻高估了貴族集團的效率。
巴黎亂了確實是發兵攻城的最佳時機,但出兵也是要經過各方討論的,不是誰的聲音大就聽誰的。
然後,悲劇的一幕就發生了。誘餌都快泡爛了,魚兒還在家中睡覺。
兵貴神速不存在的,人家還忙著開會。就算是達成了一致,城外那麼多地雷也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夠排完的。
貴族聯軍可以墨跡,城內的局勢卻沒法等。抗議未果的巴黎民眾,一怒之下再次發動了起義。不管願不願意,眼下達尼埃爾都必須要先鎮壓叛亂。
可以想象後面的戲肯定不好唱了,沒有把貴族聯軍騙進來,別說什麼反敗為勝了,就連跑路都沒有機會。
不是所有人都和達尼埃爾一樣滿腔熱血,願意為革命付出所有,更多的人還是為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大家之所以同意這個不靠譜的苦肉計,主要還是為了創造一個跑路的機會。
能夠成為革命政府的高層,出身都不算太低,人脈關係肯定是不缺的,要不然早就見了上帝。
法蘭西的貴族也不是鐵板一塊,只要捨得砸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