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經濟危機這麼大的事情,在爆發前的跡象那麼明顯,大家又怎麼可能沒有察覺到呢?
弗朗茨搖了搖頭:“我想你理解錯了,這次經濟危機可沒有這麼容易結束。眼下雖然快要臨近谷底,但是距離結束仍然是遙遙無期。
最樂觀的估計,帝國也要在明年才能擺脫大蕭條。至於其他國家,那就要根據各自情況來看了。初步估計,要完全擺脫危機,至少需要兩年以上。
距離市場恢復信心,找到新的接盤俠,所需要的時間還會更長。不關閉這些虧損嚴重的企業,死撐下去我們的損失還會更大。”
和以往不一樣,這一次的經濟危機是被人為延後了。按照資本主義世界的正常經濟發展脈絡,早在三年前就出現了經濟危機的徵兆,只不過最初的地點在法蘭西。
如果不是歐陸戰爭爆發,最先爆炸的就是法國人。或許是意識到了危機的嚴重性,法國人才會選擇在泡沫破滅前發動戰爭。
戰爭在轉移危機的同時,也醞釀出了新的危機。如果歐陸戰爭剛結束,就任由危機爆發,那麼持續個一年半載沒準就度過去了。
很遺憾,為了各自的利益,英奧兩國政府紛紛採取行動延緩了危機爆發時間,牛市被人為延長了一年多,大盤再一次翻了倍,泡沫被吹到了無以倫比的地步。
泡沫越大破滅後帶來的破壞就越大,維也納股市直接蒸發了四分之三,其他金融市場也是大同小異,帶來的殺傷力遠不是之前幾次經濟危機所能比的。
聽到這個噩耗,米拉貝隆臉色大變。持續兩年以上的大蕭條,破壞力簡直就是堪比1848的大革命。
如果神聖羅馬帝國不能夠率先走出來,推動世界經濟復甦,沒準歐洲大陸又要重現1848年的大革命。
某種意義上來說,現在的歐洲世界比1848年,更加具備爆發革命的基礎。
波及各國的失業浪潮,惡化的經濟形勢,複雜的國際矛盾,歐洲各國之間的仇恨,都是革命思想的溫床。
不甘心失敗的法國人,深陷菲律賓戰爭泥潭的西班牙,君主派和共和派快要打出狗腦子的葡萄牙,剛剛獨立局勢尚未穩定的義大利各邦國,都具備爆發革命的基礎。
作為新老大的神聖羅馬帝國,看似威風八面,實際上也到了十字路口。一旦歐洲大陸爆發革命浪潮,維也納政府的麻煩就大得去了。
尤其是還有一個在暗中虎視眈眈,想要搞事情的不列顛;以及看似收斂了鋒芒,卻又野心勃勃的沙皇政府。
在這種背景下,皇室財團要是不快點兒忍痛割肉,沒準連割肉的機會都沒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