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穩固,短時間內波拿巴王朝根本就不可能復辟。
至少在消除頭上的“紅名”之前,再好的機會都和他們關係。與其繼續死扛到底,把手中最後的力量消耗掉,還不如趁機賣個好價錢。
政治上達成妥協,不僅擺脫了沉重的經濟負擔,還消除了頭上的“紅名”,順便還收買了一波人心。
為了手下人能夠回國、保住家業而退位的皇帝,怎麼可能不受到擁戴呢?
可以想象,憑藉這一波操作過後,波拿巴黨人的凝聚力又要上升一個檔次,尤其是從流亡隊伍中返回的,更是會記住這份情誼。
哪怕是為了家族聲譽,在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這些人都要擁護波拿巴王朝。
喪失了皇位,繼承權也排到了最後,但是波拿巴派的實力卻恢復了。
如果政治洗白能夠成功,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波拿巴派都是法蘭西實力最雄厚的政治派系。
有利自然有弊,在收買的人心同時,拿破崙四世也喪失了一部分人心。從妥協達成那一刻開始,波拿巴王朝就站在了激進復仇派的對立面。
甭管理由多麼充分,在激進復仇派眼中,這都是背叛。叛徒可是比敵人更令人討厭的存在,估計此刻這些人都恨不得對拿破崙四世除之而後快。
這些都是維也納政府最想看到的,法國人太活躍了,要是不內鬥就要搞外鬥了。
弗朗茨對歐陸的政治格局已經滿意了,不想再來一次歐陸戰爭,所以法國人的仇恨還是關在籠子裡的好。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後,獲得維也納政府支援的波旁王朝擁護者卡洛斯,成為了第一順位繼承人,而奧爾良派推出菲力成為了第二順位繼承人。
表面上來看,波旁王朝是賺大了,同時擁有西班牙和法蘭西兩頂王冠,一夜之間就回到了巔峰時代。
可惜這僅僅只是表面上,且不說卡洛斯派和西班牙王室早就勢成水火,光法蘭西這個爛攤子就足以令人頭疼了。
今日不同往日,要是在幾個月之前,保王黨達成一致並且獲得反法同盟的認可,馬上就可以完成復辟;可惜這種好時光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現在想要復辟,搞不好就是一場內戰。
……
“殺!”
“衝啊!”
“噠噠噠……”
伴隨著喊殺聲和槍炮聲,巴黎再次陷入了混亂。在確定保王黨達成一致準備復辟後,新政府立即採取行動對城內的貴族力量進行清洗。
“該死的,電話線也不通了。敵人顯然是早有預謀,想要將我們各個擊破!”
知道歸知道,對眼前發生的一切,阿德里安伯爵卻也無能為力。
巴黎的貴族私軍數量不在少數,如果能夠聯合起來,根本就不是革命黨那點兒武裝力量能比的。
然而,現實沒有“如果”。集合起來的貴族私軍確實實力雄厚,但是分散的貴族私軍就是另一種局面了。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準備,原本那支烏合之眾的革命軍在吸收了被釋放的俘虜後,戰鬥力已經脫胎換骨。
新政府憑藉革命軍的數量優勢先發制人,打了貴族私軍一個措手不及。
如果只是這樣,貴族私軍也不是沒有辦法翻盤,畢竟革命黨軍隊不僅重武器,更缺乏合格的軍官。就算是士兵質量上來了,十分的戰鬥力也最多發揮五分。
可惜人性是複雜的,貴族也不例外。誰都擔心要是自家主動出擊,別人沒有響應,落到一個全軍覆沒的下場。
“伯爵,要不先撤吧?現在我們手中的力量有限,繼續困守下去也只能徒增傷亡。”
管家的建議無疑是最符合實際的。居住在城內的貴族只是少數,更多的貴族還是喜歡居住在莊園中。
革命政府有能力對巴黎進行清洗,卻沒有能力來一次全國大清洗。一旦離開這個牢籠,那就是“天高任鳥飛,海空憑魚躍”。
以貴族集團的力量,加上歐洲各國的支援,復辟只是時間問題。革命政府再怎麼努力,都只能是垂死掙扎。
阿德里安伯爵搖了搖頭:“現在不是時候,就憑我們這幾百號人,帶上家眷是跑不遠的。派人走密道聯絡附近安德森侯爵和固特倫伯爵,傍晚時分大家一起突圍。”
不同於後世,這年頭的歐洲貴族都是要上戰場的。歐陸戰爭這麼激烈,法蘭西的適齡貴族基本上都從戰場上走了一遭,阿德里安伯爵自然也不會例外。
有過作戰經驗,阿德里安自然知道做出最優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