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什麼。
撕毀俄奧同盟並非不行,前提是利益必須要足夠大。顯然,喜歡空手套白狼的英國人,沒有開出足夠的價碼。
“閣下說得都對,不過那只是可能發生的事情。未來還沒有到來,最終會發生什麼,誰也不能夠提前預知。
至少現在俄奧同盟依舊牢不可破,我們不會因為一個可能,就放棄自己的盟友。所以閣下有什麼目的就直說吧,沒必要在這裡兜圈子。”
俄奧同盟發展到現在,已經深入到了兩國的各個領域,根本就不是說解除就能夠解除的。一旦翻了臉,雙方都會損失慘重。
在這種背景下,儘管想要限制奧地利的發展,沙皇政府還是剋制住了,明面上沒有采取任何針對行動。反而是把希望寄託在敵人身上,指望英國人出手打斷奧地利的發展勢頭。
這方面英俄兩國想的都差不多,誰都不願意在這個時候做出頭鳥,跳出來拉奧地利的仇恨,讓對手漁翁得利。
“大臣閣下,奧地利做大對我們都是非常嚴重的威脅,相信貴國也不願意生活在維也納的陰隱之下。
為了解除這個威脅,我方提議兩國聯手破壞這次維也納和會,粉碎奧地利建立新國際秩序的野心,讓國際局勢重回三足鼎力時代,由我們三國共同主宰世界。”
奧斯卡·希門尼斯搖了搖頭:“貴國的誠意,我們感受到了,但這還遠遠不夠。
破壞了維也納和會,俄奧同盟就走向了末路。我們要付出的代價太大,甚至有可能導致國內的經濟崩潰。
如果貴國後面違約,我們就要獨自承擔奧地利的怒火。這裡面的風險太大,已經超過了我們的承受能力。”
理查德公使保證道:“高風險才有高收益。只要打斷了奧地利聚集起來的大勢,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至於貴國的損失,我們可以想辦法彌補一部分。總之,我們是不會讓朋友吃虧的。”
……
加特契納行宮,同時拿著俄奧兩國條件的亞歷山大三世,此刻正在進行艱難的心裡鬥爭。
英國人給的條件,只要度過了眼前的衝擊,俄羅斯帝國就有可能一飛沖天,取奧地利而代之,成為新的歐陸霸主。
然而,收益有多大,風險就有多高。萬一操作失敗,或者是英國人中途違約,俄羅斯帝國搞不好就要完蛋了。
即便是不認為英國人會在這個問題上違約,但政治這玩意兒誰能夠說得準呢?
倫敦政府也是幾年一屆,萬一運氣不好碰到了一個鐵憨憨,瞎幾把亂搞一通,俄羅斯帝國就慘了。
這種事情歷史上又不是沒有發生過,俄羅斯帝國本身就曾是受害者。如果沒有彼得三世的神操作,俄羅斯帝國早就成歐陸霸主了,根本就沒有這麼多麻煩。
當然,這對亞歷山大三世來說,還是有這些麻煩的好。畢竟,彼得三世不亂搞,沙皇的位置也輪不到他們這一支。
相比之下,奧地利給出的條件就要安全得多,收益自然也要小得多。歐陸霸主是不可能的,南亞霸主還可以期待一下。
望了望窗外,亞歷山大三世問道:“中亞鐵路要多少錢,評估出來了沒有?”
財政大臣阿利舍爾·古洛夫:“中亞鐵路主幹線全長3864公里,加上附屬線路總長超過15600公里。
不僅要經受惡劣氣候的考驗,中途還要經過多處惡劣地形,預計工期12年,初步估計要花費12.76億金盧布。”
鐵路一直都是俄羅斯帝國的痛。不要說歐洲發達國家比,就連隔壁英屬印度的鐵路都比他們強。
並非是沙皇政府不努力,實在是實力不允許啊!俄羅斯帝國不僅幅員遼闊,更可怕的是氣候惡劣。
別的國家建設鐵路,勘探完成後,搞出了設計圖紙,直接開始幹就行了。
俄羅斯帝國不行,他們的鐵路必須要能夠保證在冰天雪地裡正常運轉。偶爾一個大降溫,甚至會出現零下四五十度的極端天氣。
一分錢一分貨,俄羅斯帝國的鐵路要求高,建設成本自然也高。
鐵路建成還只是一個開始,更大麻煩還是在於後期運營上。惡劣的自然氣候,直接增加了後期運營維護成本,簡直就是一個無底洞。
國外修資本都是蜂擁而至,根本不用操心經費;而俄羅斯帝國修鐵路,卻只有政府掏錢。
沒辦法,誰讓俄羅斯帝國的鐵路長年賠錢呢!賠本的買賣沒人做,資本不肯投入,鐵路建設自然緩慢了。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