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水版的非洲鐵路網計劃出爐了,本著能省則省的原則,除了主幹道建設中央政府撥款一半外,其它的支線鐵路建設,都要殖民政府自己想辦法。
主幹道是戰略需要,把殖民地連成一片,能夠增加抗風險能力。就算是發生了世界大戰,奧地利也能夠保住非洲大陸。
別的不說,光南非地區的金礦就需要修這條鐵路。要擋住各國的窺視,沒有實力可不行。
葡萄牙人不敢和英國人聯手,那是約翰牛給出的利益不夠大,不足以令他們冒險。如果發現了南非有大量的金礦,他們還能夠剋制住慾望麼?
說白了殖民地在這個年代,那也只是財富的一種。對葡萄牙人來說,只要能夠獲得的利益足夠大,就算是在奧地利的報復下丟掉其它地區的殖民地,那也是值得的。
要不然的話,弗朗茨何必要在南非地區和英國人打一仗呢?只要維也納政府宣佈吞併布林共和國,德爾福總督又不傻,怎麼可能繼續發動戰爭?
英布戰爭最大的價值,就是讓倫敦政府清醒的認識到,在陸地上作戰他們真的不行。
至於開普敦殖民政府,估計數十年內,都無法從這場戰爭的陰影中走出來。
等鐵路一連通,就算是金礦儲量暴露了,開普敦殖民政府也沒有搞事情的膽子,這就是戰爭的效果。
包括倫敦政府,同樣提不起戰鬥的慾望。因為連成一片的奧屬非洲,隨時可以動員幾十萬軍隊出來,要從奧地利手中奪取金礦所需要的付出的代價太大,已經超過了他們的承受極限。
總得來說,弗朗茨對非洲大陸的重視度已經超過了歐洲,在他看來這裡是奧地利的未來。
沒有辦法,在歐洲大陸擴張太難了。如果沒有非洲這片殖民地,那麼歐洲大陸這麼些年,也不可能那麼太平,弗朗茨早就搞事情了。
別的不說,以哈布斯堡王朝和奧斯曼帝國的恩怨,他們絕對苟延殘喘不到現在。
原時空奧地利沒有對他們下手,那是自身實力不濟。因為外交失誤,加上國內政治鬥爭激烈,導致軍事上接連在歐洲大陸上失敗,這個時候僅僅能夠勉強自保。
因為奧屬非洲殖民地開闢,裡面的資源已經足夠奧地利消化很多年,弗朗茨才放棄了在歐洲大陸挑起戰爭的想法。
這是投資回報率的問題,原時空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交戰各方就沒一個勝利者,各個都是元氣大傷,最後便宜了漁翁。
第二次世界大戰更慘,參戰的歐洲各國已經不是元氣大傷的問題,幾乎都是全軍覆沒了,就剩下躺屍的法蘭西勉強算是躲過一劫。
這裡面的風險的太大,獲得的收益又太小。畢竟歐洲大陸上的地盤不好消化,要是噎住了那就完蛋了。
看看法國人就知道,為了消化掉義大利地區,不得不集中精力,就連海外的殖民擴張活動都受到了影響。
原本最有可能出現的法奧在非洲大陸發生碰撞,現在一點兒跡象都沒有。受戰略重心變化的影響,法國人在非洲大陸擴張速度大減,兩國之間還有足夠的緩衝。
非洲大陸的土地也是有限的,法國人的擴張速度慢了,奧地利自然不會客氣。
就算是兩國劃分了勢力範圍,這個年代沒有衛星地圖,非洲大陸面臨又那麼大,就算是往前推進個一兩百英里,都不會有人知道。
地圖上的一條線,到了實際邊界上的誤差就大得去了。好在兩國勢力範圍交界處,多是茫茫大沙漠,要不然法國人的地盤早就縮水了。
趁機搶地盤的可不只是奧地利,英國人也加緊了對蘇丹地區的滲透。如果英布戰爭突然爆發,拖住了英奧兩國的精力,法國人在蘇丹的利益也未必能夠保住。
當然,隨著英法奧三國的結盟,這些問題都會逐漸淡化,大家會盡可能的剋制。
巴黎,隨著法國政治決定戰略收縮後,投入到這邊的力量也被削弱了。到了現在,已經無法壓制住墨西哥的局勢。
拿破崙三世現在非常頭疼,他還在猶豫要不要放棄墨西哥帝國。這個決定不好下,最近幾年法國政府在墨西哥投入的資源太多,直接放棄實在是太可惜了。
如果不是奧地利一直沒有向墨西哥擴張勢力,拿破崙三世都要懷疑馬西米連諾一世是不是哈布斯堡王朝派出來間諜,專門過來給法蘭西添麻煩。
當然,這個念頭只是一晃而過。從家族利益的角度上來說,哈布斯堡王朝要是對墨西哥有興趣,就不可能放任馬西米連諾一世立外人做皇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