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清楚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弗朗茨安心看熱鬧了。內心深處已經為保加利亞革命黨感到默哀,在一個錯誤的時間點,發動了一次錯誤的起義。
要是換一個時間,沒準沙皇政府就妥協了。比如說幾年前的普俄戰爭時期,趁機發動起義,再跟著勝利者混,早就獨立成功了。
很遺憾,當時俄羅斯帝國太強大,國內人心穩定,大家根本就不認為能夠推翻俄國人的統治。
波蘭獨立成功後,才刺激了俄國的民族獨立運動發展。保加利亞的民族主義也是最近幾年才傳播開的,農業危機又放大了矛盾。
革命的基礎具備了,可現在仍然不是什麼好時機。以一隅之地單挑俄羅斯帝國,怎麼看都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即便是等近東戰爭爆發,也比現在這個時間點好,起碼還能多一個盟友。
暗中支援保加利亞革命的英國人根本就不冒頭,法奧兩國資本只是單純為了利益,點燃了戰火他們的目的就達到了。
甭管這個藉口會不會憋足,反正相信的傻子還不少。看著一幫投機者認為糧食價格要漲,瘋狂的加入了炒高糧價的行列,弗朗茨默默的說了一句:“自作孽,不可活!”
要是不能及時找到接盤俠退出來,參合進去的投機者,有一個算一個,誰都不要想逃跑。
好不容易才把他們套牢了進去,財團怎麼可能放他們離開呢?踏上了賊船,這些人就只能硬著頭皮走下去,努力努力鼓吹“糧價要漲,擴大巴爾幹風雲的影響”。
最近一段時間可是利好訊息不斷,比如:阿根廷遭遇洪災、印度遭遇蝗災……
有圖有真相,就是沒有人告訴他們,這些國家哪怕是糧食絕收,關歐洲鳥事。
這個年代的阿根廷又不是啥糧食出口大國,根本就不向歐洲出口糧食,也不從歐洲進口糧食。就算是有部分地區受災,靠別的地區豐收,也不會缺糧。
印度更不用說,缺糧有毛用,他們買得起麼?當地人口那麼多,餓死幾個也無妨,不要指望英國人會救濟。
總之,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受災,都會出現在歐洲的報紙上。這會真的是“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大家猛然間發現世界居然這麼大,還有這麼多國家存在。
世界整體範圍內“缺糧”沒錯,但這不影響農業危機爆發。缺糧的人都是窮鬼,根本就買不起糧食,國際市場上糧食產量再過剩都和他們沒有關係。
現在又不流行雞湯段子,甚至連生存的環境都沒有。要是認為這是一處沒有人注意的大市場,傻乎乎的一頭扎進去開發,保管再大的家業都能夠賠破產。
前期投資不賺錢培養市場,有堅持幾年的,也有持續十幾年的,弗朗茨還沒有聽說過傻等上百年的。
資本家們又不傻,要是能做早就做了。比如說:非洲人不穿鞋,跑去推銷鞋子的雞湯段子。
就沒有人研究當地人買不買的起,這個年頭就算是買的起也沒有用,殖民者已經習慣用搶了。
儘管殺了羊,沒有長期剪羊毛的收益高,但不殺羊現在就要餓死,還考慮什麼以後?
19世紀是最黑暗、最殘酷的時代,大家都在為了生存而奮鬥,活下來了才有未來,眼光太遠就變烈士了。
一連串的轟炸過後,很多人都得出了:世界缺糧的結論,很多地區還爆發了糧食搶購風潮。
這些對奧地利影響不大,儘管有人擔心糧食價格會上漲,卻沒有人認為奧地利會缺糧。要是世界第一農產品出口國都缺糧,別的還怎麼活?
在穩定國內糧食零售市場上的價格後,對股市、期貨市場上的變動,弗朗茨就假裝沒看見了。
想要投機,就要承擔相應的後果。這些領域,本質上就是一場賭博。都變成了羊毛,還要跑了不成?
為了減少波及人數,1873年底奧地利證監部門提高了資本准入門檻,將資本低於500神盾的小額交易拒之門外。
資本力量是巨大的,本來產能過剩的糧食市場,硬是讓他們透過資本運作,製造出了一副缺貨的局面。
這對糧食出口國來說是一件好事,至少今年的糧食有人接盤了。國際糧食市場什麼時候崩盤,這已經不重要了。
某種程度上來說,沙皇政府應該感謝幕後黑手,讓他們度過了今年的財政危機。糧食出口價格儘管不高,好歹賣了出去。
未來的問題未來再說,況且奧地利不是在努力減產麼,沒準過幾年市場就恢復了正常。
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