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贏了收穫幾句感謝,戰爭的開銷還要自己負責,除非能夠一口氣打到巴黎,不然法國人是不會賠錢的;打輸了更慘,搞不好還會引發內部動盪。
“外交部怎麼看摩納哥獨立,拿破崙三世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儘管看不出來法國人的目的,弗朗茨還是認為這裡面有文章,即便是拿破崙三世一時昏頭了,也不可能整個巴黎政府都跟著昏了頭。
外交大臣韋森貝格回答道:“陛下,摩納哥獨立涉及到的問題很複雜,還涉及到了英西兩國。
早拿破崙時代之前,摩納哥一直都是西班牙的保護國,18世紀末才變成了法蘭西的保護國。
為了吞併這裡,法國人也做了不少工作,只是因為政權更替太過平凡,摩納哥就漸漸的被巴黎政府忽視了。
這麼多年過去了,當地獨立的呼聲一直都沒有減弱。法國人也只是名義上的宗主國,並沒有對當地進行控制。
這次摩納哥獨立是英國人牽頭進行的,作為獨立的代價,摩納哥政府還放棄了對芒通、羅克布倫兩大市鎮的主權,領土面積縮小了百分之九十。
巴黎政府同意摩納哥獨立,主要目的還是為了合法吞併芒通和羅克布倫,順便把激進的獨立分子清理出去。”
果然背後還有故事,摩納哥這種彈丸之地,弗朗茨不可能去關注,德意志地區的小邦國都弄得他頭大。
表面上看起來法國人是賺了,吞併了摩納哥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領土,並且還是經濟發達區域,再把獨立分子打發了出去。
實際上,這不是眼前的問題,還要看後續影響才能夠判斷。看樣子英國人在給法國人挖坑了,弗朗茨開始暗自警惕,要是一不小心被約翰牛暗地裡坑了,那就悲劇了。
“嗯,既然是如此,作為盟友我們替法國人造造勢,他們的國際形象太過糟糕,需要修復一下。
不要做得太刻意,摩洛哥獨立會帶來的後患,法國人應該也清楚。要是做得太過,容易讓他們警惕。”
這個坑不大,還埋不了法蘭西帝國。就算是刺激到了義大利獨立運動,短期內也很難發揮作用。
有人反對同法蘭西合併,同樣也有人支援和法國人合併。拿破崙三世也不是白忙活的,在義大利地區還是有一批支持者。
儘管反對者人數更多,可是這些人嘴上說說還行,真要是讓他們拿起武器和法國人戰鬥,估計大部分義大利人都沒有那個勇氣。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
既然英國人出手了,弗朗茨自然樂意配合,一個強大的法蘭西並不符合奧地利的利益,還是衰落一點兒好。
停頓了一下,弗朗茨又補充道:“我們也要警惕英國人的小動作,一些看似不起眼的舉動,實際上在未來都有可能引發一場災難。
英國人丟擲來的誘餌,只要是不能夠確定後果的,都直接放棄。上帝告訴了我們,貪婪是人類的原罪,大家必須要警惕。”
看著弗朗茨慎重其事的警告,眾人面面相覷。暗自疑惑道:英國人有這麼恐怖麼?
……
巴黎,拿破崙三世滿意的放下了手中的報紙,自從宣佈讓摩納哥獨立後,歐洲輿論都唱起了讚歌,讓他整個人都有些飄了。
好名聲,這不算什麼缺點。如果一個君主連名聲都不要了,那才是災難性的。可是過度那就麻煩了,一個不好就會付出慘重代價。
讓摩納哥獨立,拿破崙三世也是猶豫過的。早在幾年前,就準備這麼幹了。只不過為了在義大利地區擴張,考慮政治上的影響,才拖到了現在。
列強也是需要作秀的,立一個小村莊級別的摩納哥公國,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環。
縱觀歐洲各國,只有法蘭西在國際上沒有小弟搖旗吶喊,這讓拿破崙三世非常沒有面子。
每次召開國際會議,法蘭西的提議都要等大國大聲過後,才會有人響應。如果幾個歐洲大國保持沉默,那麼就會啞場。
現在的歐洲小國,基本上都是有老大的,想要拉攏過來,所需要付出的代價太大。
既然沒有小弟,那就製造小弟好了。摩納哥獨立就是這麼出來的,和外界的猜測根本就是兩回事。
如果不是拿破崙三世需要,英國人再怎麼努力,也不可能成功。不要看摩納哥已經獨立,實際上這是一個國中之國。
除了一面臨海,剩下三面被法蘭西包圍,政治經濟都離不開法蘭西的控制。
拿破崙三世慈愛的問:“歐仁,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