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金主爸爸的支援,法蘭西革命運動再次高漲了起來。苦難的生活,為革命思想傳播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不等法國政府做出反應,一場聲勢浩大的反戰、反飢餓運動從巴黎開始,迅速蔓延到了全國。
如果有人仔細觀察的話,就會發現一件有意思的事情:當初最支援這場戰爭的人和現在最反對戰爭的人,居然都是同一波人。
人還是那些人,唯一發生變化的就是大家臉上增加了許多歲月的痕跡。看得出來,這一年多來大家的日子都不怎麼好過。
原本以為秋風掃落葉的戰爭,結果演變成了一場國力消耗戰,大量的法蘭西小夥走上了戰場,其中也包括他們的親人。
要是戰場上不斷取得勝利也就罷了,偏偏現在的結果是法軍不斷潰敗。苦難的生活,加上對親人的擔心,迫使大家不得不站出來反對戰爭。
如果沒有發生意外的話,等停戰條約簽訂後,對停止條件不滿,跳出來要求懲戒賣國賊的還會是這一波人。
只能說拿破崙四世政府不走運,碰巧趕上了法蘭西思想最混亂的時代。
就在革命運動風起雲湧的時候,1891年9月1日,羅馬爆發大規模起義。不同於以往任何一次反法起義,這次起義的領導者變成了貴族、傳教士。
牆倒眾人推,眼瞅法國人就要完蛋了,早就對法國人不滿的義大利地方實力派終於拿出了實際行動。
起義一開始就策反了守軍中的義大利士兵,又有教會做掩護,裡應外合之下,起義軍很快就奪取了羅馬城。
起義成功後,作為宗教領袖的教皇利奧十三世,在梵蒂岡發表了《反侵略宣言》,號召全體義大利民眾起來驅逐法國人。
收到訊息後,弗朗茨第一反應就是義大利獨立運動的高潮來了,沒有任何猶豫當即下令分兵向南出擊,支援義大利的民族解放運動。
……
凡爾賽宮,不斷惡化的局勢終於把拿破崙四世逼到了懸崖邊上,到了必須要做出選擇的時候。
陸軍大臣路斯基尼亞:“隨著羅馬地區的淪陷,義大利局勢糜爛已成定局,眼下我們沒有足夠的兵力投入義大利收拾殘局。
陸軍部建議暫時放棄義大利地區,退守阿爾卑斯山脈,收縮兵力回國進行本土保衛戰。包括陷入焦灼的都靈守衛戰,也沒必要繼續下去。”
事實擺在眼前,曾經是大法蘭西帝國無限榮光的義大利,現在已經成為了一個泥潭。繼續陷在裡面,除了白白消耗國力外,沒有任何價值。
從軍事上來說,退守阿爾卑斯山脈無疑是最佳選擇。法蘭西可以用最少的兵力保障南線安全,然後將省出來的兵力投入到其它戰場。
軍事上最佳不等於政治上也是最佳。某種意義上來說,法蘭西放棄了義大利地區和直接認輸沒有多少區別。
喪失了義大利地區過後,法蘭西的虛弱就完全暴露了出來,可以想象反法同盟肯定不會放棄這個落井下石的機會。
那些原本出工不出力,只是湊數的國家,此刻也會爭先撲上來,從法蘭西身上撕下一塊肉。
知道歸知道,卻沒有人反對。大家都清楚,現在的問題已經不在是否要放棄義大利地區,而是該如何進行善後。
掃視了一眼眾人,拿破崙四世緩緩說道:“嗯,就陸軍部的計劃實施吧!
看樣子奧地利是準備復立那些義大利邦國了,後面該怎麼做,你們應該知道了吧?”
“陛下,請放心。我們會妥善處理的,不會給敵人留下……”
見拿破崙四世的情緒不高,似乎有些不耐煩了,路斯基尼亞的話戛然而止。
不用說也知道,自然是搞破壞了。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復立的義大利邦國都會是法蘭西的敵人。趁現在還有機會,自然要削弱這些潛在敵人了。
某種意義上來說,現在法蘭西破壞的越狠,戰後需要的重建經費就越多。義大利各邦國自然是沒錢的,麻煩又落到了奧地利頭上。
至於法蘭西戰後遭到報復,開玩笑,好像現在不幹,敵人就會手下留情一樣。
戰爭爆發以來,法奧兩國暗地裡接觸了好幾次,都沒有能夠達成一致,要不然戰爭早就結束了。
真以為法蘭西就頭鐵,不見棺材不落淚。實際上,還不是奧地利條件太苛刻,讓巴黎政府無法接受,才硬挺到了現在。
然後,大家無奈的發現,戰爭這玩意兒真拖不得。隨著法軍在戰場上的不斷失利,奧地利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