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俄國人的神仙腦洞,弗朗茨只是一笑了之。事實上,這種異想天開的計劃,在現實生活中一直都層出不窮。
政客也是人,既然是人那就有犯糊塗的時候。尤其是牽扯到利益之後,犯糊塗的機率就更大了。
表面上來看,俄國人打著盟友的旗號,搶先一步佔領法蘭西,奧地利確實無能為力,但是維也納政府可以拖啊!
沒法強制分割法蘭西,還沒辦法拖延談判時間麼。一年不行就兩年,兩年不行就三年五年,時間長了俄軍還能和法國民眾和平相處?
奧地利完全可以看熱鬧,等俄國人灰溜溜的撤軍過後,再來考慮處置法蘭西的問題。
如果不是協調英法俄三國關係太麻煩,幾乎沒有成功的可能,弗朗茨還真想推一把,然後慢慢欣賞沙皇鐵拳和法式民族主義之間的博弈。
“給前線的部隊發電,讓他們儘快結束戰爭,士兵們還等著回來過聖誕節呢!”
現在不過七月份,距離聖誕節還有差不多五個月,單純擊敗法國人不難,但是要在聖誕節前簽訂條約然後撤軍,時間就很緊了。
正常情況下,這種涉及到多國利益的戰後會議,通常都會吵吵吵,拖上兩三年都有可能。
毫無疑問,弗朗茨不想繼續拖下去了。種種跡象表明,漢諾威政府又活躍了起來,這背後還有英國人的影子。
要知道內部的敵人遠比外部的敵人可怕,一旦讓這些傢伙說動了各邦國的利益集團,後面的麻煩就大得去了。
弗朗茨不想考驗人性,在利益面前人性是最不靠譜的。儘快造成既定事實,建立君臣名分才是最重要的。
有了這個名分,弗朗茨就不怕這些傢伙鬧騰了。動不了下面的國王,還換不了邦國政府麼?誰敢跳出來搞事情,就蒐集黑料把他搞下去。
只要收攏了各邦國的軍隊、關稅、外交、發鈔權,再統一了司法、文教,下面再怎麼鬧騰,也翻不出大浪來。
今時不同往日,當初為了收攏這些權力,弗朗茨下面幾個邦國政府鬥智鬥勇了十幾年,才一點一點的拿到手,現在直接一步到位就行了。
至於邦國政府的牴觸,那完全可以透過談判解決。只要利益合適,就沒有什麼談不攏的。
忽悠、收買拉攏、威逼利誘,這些套路弗朗茨早就輕車熟路了。反正核心就是在拉攏盟友的同時,順便幹掉敵人。
相比殺雞儆猴,有時候殺猴儆雞的效果還要更好。現在跳得越歡,未來就死得越快。
弗朗茨不擔心有人鬧得歡,最擔心的反而是這些傢伙什麼也不幹。畢竟只有幹得越多,暴露出來的問題才會越多。
真要是有那種純潔無瑕的政客,事實上弗朗茨也無能為力,畢竟皇帝也是要講遊戲規則的。
不過這種一心為公的人,也不會成為統一的障礙。畢竟經歷了這次戰爭,大統一思想已經深入人心。
……
隨著弗朗茨的一聲令下,戰火再次燃燒了起來,從中歐到南歐硝煙四起,已然沒有一寸淨土。
南線聯軍指揮部,義大利各邦國代表已經集聚一堂,參加這場極具政治、軍事意義的大會。
自古以來,義大利地區都是諸侯雲集,局勢之混亂僅次於德意志地區。現在德意志地區統一在即,義大利地區也需要進行梳理了。
之前,為了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出於拉攏義大利民族主義者的目的,在對義大利地區的處置上,維也納政府一直都沒有公開表態。
現在大局已定,再拖下去就沒必要了。究竟是合夥組建義大利王國,還是直接分家成若干個邦國,這個時候需要一個明確的定論。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次會議就是一個過場。有資格參加會議的大人物們,都清楚維也納政府的意圖。
大家沒有反對,除了胳膊拗不過大腿外,更重要的還是因為利益分配。建立統一的義大利王國容易,問題是要以誰為主導呢?
具體的利益分配先不說,光王冠歸屬就是一個難題。
之前的時候義大利獨立組織一家獨大,儘管組織四分五裂,好歹還有一個名義上的領袖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三世。
現在不一樣了,各邦國王室都摻合了進來,誰也不比誰高貴,並且這些人的背後都一幫子利益集團,誰也不可能讓步。
既然談不攏,那就只能單飛了。反正從來都沒有統一過,分開玩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分家容易,分家產難。原本義大利各邦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