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多,也不是一件好事。眾人皆醉我獨醒,可不是什麼那麼容易承受的。
不同於國內那幫激進的傢伙,幻想著打破維也納,帕特里斯·麥克馬洪的作戰計劃,至始至終都只是拿下萊茵河以西的領土。
不是帕特里斯·麥克馬洪沒有野心,只因為他清楚法軍並沒有政府宣傳中那麼強大,敵人也沒有宣傳中的那麼弱小。
拿下萊茵河以西的領土,法蘭西就可以據險而守,就算是奧地利爆發出來,他也有信心擋住。
至於打破維也納,喊喊口號就行了。帕特里斯·麥克馬洪已經老了,早就過了激進的年歲。
烏迪諾上將苦澀的說道:“非常抱歉,元帥。是我讓你失望了!要不是我前面指揮失誤,也不會讓我們原本一片大好局勢崩潰。”
局勢崩潰?
戰局顯然還沒有嚴重到這份兒上,中歐戰場上法軍依然佔據著主動權。
至於奧軍發起的反擊,那都是小兒科。可以肯定,在匯聚起足夠的兵力之前,奧軍是無法和法軍決戰的。
帕特里斯·麥克馬洪:“廢話就不要說了,現在我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儘快撕開萊茵河防線。
這是你們最後的機會,我不管你們用任何方法,都必須要趕在敵人援兵抵達前,完成這一命令。”
他心裡還有一句話沒有說出來,那就是:這也是法蘭西最後的機會。
要是錯過了這次機會,法蘭西再想要贏得這場戰爭就難了。
就算是法軍後期爆發,僥倖贏了戰爭,那也只是明面上的勝利,真實情況卻是兩敗俱傷。
“元帥,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敵人的戰壕。根據我們蒐集到的情報,可以確定敵軍在萊茵河一線至少部署一萬挺機槍、上千門重炮,各類普通火炮更是超過五千門。
敵人依託戰壕,構建了密集的火力網,我們的部隊,根本就衝不上去。
為了降低官兵的傷亡,我們計程車兵只能爬著衝鋒。即便僥倖衝到敵人的陣地前,還要面臨鐵網的阻攔。
想要撕破萊茵河防線,最佳的辦法就是擇一要地主攻,集中我們的火炮發起偷襲,第一時間壓制住敵人在該區域的火力……”
辦法都是人想傳來的,雖然沒有匍匐前進的說法,可是爬著衝鋒本質上和匍匐前進都是一樣的。
集中火力重點轟炸,獲得區域的火力優勢,這也是眼下最適合法軍的,從這方面來看,烏迪諾上將還是合格的。
帕特里斯·麥克馬洪點了點頭:“很好,你的這份作戰計劃我批了。烏迪諾,再給你最後一次機會,我不希望再聽到任何壞訊息。”
坦率的說,帕特里斯·麥克馬洪並不想讓烏迪諾繼續指揮部隊。可是沒有辦法,法軍中有能力指揮數十萬軍隊作戰的軍官屈指可數。
在這些人中,烏迪諾的能力也是排名靠前的。如果不是前面的失誤,又一個名將要升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