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全力爆發。
在這種背景下,即便是有天險可以倚仗,英軍還是被打得節節後退。
為了將戰功最大化,這其中的具體內情,奧金涅茨上將自然是不可能上報的。
落入沙皇政府眼中,全都是俄軍不怕犧牲、不畏艱難險阻,一路克服困難,用鮮血譜寫出了一首勝利的凱歌。
凡事都有兩面性,一連串的勝利,在刺激到了沙皇政府野心的同時,也消耗掉了他們的耐心。
這不就有人忍不住了,想要在聖誕節前佔領阿富汗地區,為年度盛典增加光彩。
聽到了奧金涅茨上將的咒罵,傳遞電報的中年軍官,急忙提醒道:“司令官閣下,這是陸軍部的命令。上面還附屬了內閣的意見,相當於是國內的共識。”
無妄之災,這就是。奧金涅茨上將敢痛罵國內的官僚,那是他自身的地位上升到了和國內大佬們的同一檔次上。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贏得這場戰爭後,奧金涅茨上將就會晉升元帥。
並且還不是那種樣子貨,而繼伊萬諾夫元帥之後,俄軍中的又一大佬。
沒有哪個皇帝喜歡手下鐵板一塊,奧金涅茨上將罵得越狠,亞歷山大三世就會越高興。
奧金涅茨上將可以罵,不等於誰都可以聽。萬一後面發生了變故,引發了高層衝突,或許罵得人沒事,他們這些聽的傢伙很可能就要被殃及池魚了。
某種意義上,這實質上也是在站隊。沒有開口阻止,那就意味著認可奧金涅茨上將的觀點。
有後臺的無所謂,沒有後臺的,沒準什麼時候就淪為了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哼!”
冷喝一聲過後,奧金涅茨上將果斷的掐斷了繼續咒罵下去的念頭。沒有辦法,牽扯的人太多了,實在是得罪不起。
不知道的時候隨便怎麼罵,都沒有關係,知道了就必須要講究涵養,這就是政治。
“給陸軍部回電,我們會盡快發起最後攻勢,但是後勤物資跟不上了。
想要在聖誕節前,佔領整個阿富汗地區,我們至少需要十二億發子彈、三百萬枚炮彈……”
典型的獅子大開口,但是沒有辦法。奧金涅茨上將對聖誕節前佔領阿富汗地區沒有信心,不得不先找好藉口,以便任務失敗後方便推卸責任。
這也是俄軍將領的基本功,幾乎每一名俄軍高層指揮官,都是推卸責任的高手。
戰略物資不足,一直都是俄軍應對國內催促的不二法門。只要把這一記殺招拿出來,政府就無話可說了。